欢迎光临妙手医生大药房! 注册
网站导航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手机版
  • 扫一扫

    扫一扫
    妙手购药更方便

  • 扫一扫

    扫一扫
    下载妙手医生

首页 > 医生头条> 医疗资讯新闻>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用药指导一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用药指导一

妙手医生

发布时间:2022-11-15阅读量:555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作者:张海川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街道白菜湾社区卫生服务站

在衰老过程中,皮肤的常规功能,包括细胞代谢功能、免疫功能、屏障功能等都出现下降,会出现各种皮肤疾病,其中感染性皮肤病(真菌、细菌、病毒)占比最高,而病毒感染中带状疱疹的比例最大。在2021年10月,由30位皮肤科专家和10位疼痛科专家,共同撰写的《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全程管理专家共识》,在中华皮肤科杂志发表,也提示了我们对带状疱疹相关性的疼痛,引起重视。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简称ZAP,主要由两类疼痛组成。第一类是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通常指发病时间不足一个月的剧烈疼痛,患者的疼痛感频繁,可达到10次/h,部分疼痛严重患者甚至可达5-10次/min;第二类是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简称PHN,在2016年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国专家共识》当中,首次在全球范围内明确了它的定义,为带状疱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可表现为针刺样、电击样等复杂的疼痛感。2019年我国最新流调数据显示,不管是带状疱疹(HZ)还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年龄是HZ和PHN的独立危险因素,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呈增加趋势,40岁以上人群中,HZ的整体患病率为7.7%,PHN的整体患病率为2.3%,基于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需要引起重视。除了年龄是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危险因素外,总体来看,带状疱疹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和免疫抑制下降有关,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危险因素主要和发病期状态相关,如皮损严重程度,持续时长,前驱性疼痛和发病部位,也是提示我们在带状疱疹早期治疗并进行疼痛管理,能最大限度的减少PHN的发生发展。从我国7个城市24家医院横断面研究发现,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首诊在皮肤科比例最高,首诊比例分别达到80%和50%。从发病机制看,带状疱疹(HZ)的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病毒经呼吸道或眼睑结膜侵入人体引起全身感染,初次感染在幼儿表现为水痘,在成人隐性感染,病毒长期潜伏于颅神经节和背根神经节而未引发症状。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在体内的病毒被激活、复制,在感觉神经元支配的相应皮节引起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机制涉及中枢敏化和外周敏化,其中中枢敏化是核心发病机制。两种神经敏化相互影响,需要尽早启动多靶点镇痛方案,全面阻击神经敏化,为患者提供更有的联合治疗方案。我们来详细看一下整个Ca2+通道的改变引起中枢敏化全过程:在神经损伤或病变的作用下,脊髓背角电压门控钙通道 a2-亚基*过度表达,从而引起钙离子通道异常开放,导致钙离子内流异常增加,膜电位的改变,则使突触前膜的神经递质过度释放,神经元过度兴奋,从而大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放大痛觉信号,引起痛觉过敏和超敏。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图上所示的“恶性三角循环”。数据显示,40%的患者日常生活收到了严重干扰,生活质量不断下降。在最新的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全程管理专家共识当中,对全程管理提出了4点要求,包括对带状疱疹全过程进行更早期、连续性和针对性的干预等,且要合理选择和组合药物治疗。2021年版的《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全程管理专家共识》当中提出,带状疱疹急性期时,药物治疗是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的基础措施。其中推荐了抗病毒药物、镇痛药物等。在镇痛药物中推荐了离子通道阻滞剂,我们更多的成为离子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作为代表药物被推荐。在带状疱疹急性期,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及时的抗病毒治疗可加快急性期疱疹消散、促进皮肤愈合、控制炎症等。欧洲指南也明确推荐了一下人群应用抗病毒治疗,包括50岁以上发生于任何部位的带状疱疹患者等。

欧洲指南明确推荐以下人群应用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目的,加快急性期疱疹消散促进皮肤愈合、控制炎症、减轻临床症状、降低PHN的发生率。那在带状疱疹急性期应用普瑞巴林,是能有效控制神经病理性疼痛,并显著降低后续PHN的发生率。这是指南当中引用的日本一项基于临床皮肤科记录的回顾性研究,在带状疱疹(HZ)发病7天内就使用普瑞巴林,相比7天后再使用普瑞巴林,后续PHN的发生率能降低30%以上。带状疱疹急性期时,抗病毒药物联用普瑞巴林,能够提高整体的治愈率,加快疱疹消失和疮面恢复。国内一项临床研究显示,联用普瑞巴林组的总有效率可达93%(即治疗前后VAS评分降低30%以上)。同时,联用普瑞巴林能减少水泡消失、结痂、脱痂等平均1-2天,对于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而言,常忍受着剧烈、高频次的疼痛,加快皮肤愈合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首选药物治疗,应使用有效剂量的推荐药物,同时满足早期、足量、足疗程应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妙手买药

妙手皮肤科医患交流群

妙手医生

妙手医生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