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妙手医生大药房! 注册
网站导航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手机版
  • 扫一扫

    扫一扫
    妙手购药更方便

  • 扫一扫

    扫一扫
    下载妙手医生

首页 > 医生头条> 医疗资讯新闻> 肝癌治疗防大于治

肝癌治疗防大于治

妙手医生

发布时间:2022-10-21阅读量:451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作者:王淑丽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肝癌是我国第四常见的癌症,发病人数在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之后。肝癌是我国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常见病因,仅次于肺癌和胃癌。在世界范围内,约80%的肝癌病例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尤其是在已发生肝硬化或晚期肝纤维化的情况下。

肝癌发生的最大危险因素是任何病因的肝硬化,70-9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都有肝硬化当健康的细胞改变并生长失控,形成一个称为肿瘤的肿块时,癌症就开始了。肿瘤可以是癌性的,也可以是良性的。癌性肿瘤是恶性的,称为癌症,这意味着它可以生长并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良性肿瘤意味着肿瘤可以在局部生长但不会扩散。

肝癌共分为两类:

一、原发性肝癌从肝脏开始的癌症称为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不止一种,包括以下四种1、肝细胞癌2、肝内胆管癌3、血管肉瘤4、肝母细胞瘤

二、继发性肝癌其他癌症的肝转移/其他癌症转移到肝脏

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肿瘤为主,如不能切除或想保守治疗的话,中医则是不二之选。首先,虽中医为主,但也要强调中西并用防治并重。现代医学对肝癌的治疗,诸如手术、介入、放疗、热疗等,主要着眼于肿瘤组织本身,侧重于解决已经形成的肿块,虽能解决一定问题,但由于对人体的整体情况重视不足,即使局部的肿瘤消失了,但产生肿瘤的环境并没有改变。而中医学则强调人体的整体机能,主要解决为什么产生肝癌的问题,釜底抽薪,消除产生肝癌的内环境。因此,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互补作用,达到最佳效果。

从中医角度将肝癌分为:早期、中期、晚期的不同病程阶段。早期患者多在体检中发现,多有慢性肝炎病史,此期患者多可采用手术及介入治疗。中期患者多为手术或介入后复发,或失去手术治疗机会者,病程日久,邪气嚣张,正气亏虚已甚。此时系毒结肝胆,正虚邪实,法当疏肝利胆,抗癌解毒,扶正祛邪。自拟软肝利胆汤加味:柴胡、黄芩、半夏、人参、垂盆草、鳖甲、丹参、夏枯草、生牡蛎、山慈姑、土贝母、元胡、姜黄、甘草、薏苡仁、茯苓、珍珠草、苏叶、田基黄、桃仁、穿山甲晚期多伴有肺、骨等转移灶;腹水难消,白蛋白低下,又加反复抽取腹水或利水日久以致阴液亏耗,燥湿相混;或清热过度,脾阳受伤进而累及肾阳,以致阴阳俱损,正气大衰;表现为肝胆湿热与脾胃虚寒并存的寒热胶结之象;或湿热蕴毒,热入血分,症见消化道出血,发热,肝掌,蜘蛛痣。其治疗当以留人治病,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以期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对于阴阳两虚,水停气滞,选用自拟的保肝利水汤加味:半边莲、猪苓、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鳖甲、穿山甲、生牡蛎、泽泻、茯苓、白术、厚朴、大腹皮、红参、黄芪、阿胶、附片、补骨脂、淫羊藿、干姜、麻黄等。肝胆湿热,脾阳不足以致寒热胶结者多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湿热蕴毒,热入血分者多选用小柴胡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另外,重视经典,创制新方《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经典在肿瘤疾病当中的应用,根据《金匮要略》提出了“肺癌可从肺痿论治”等新观点。而用小柴胡汤治疗肝癌,就是以《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加减法中“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当然,“古方今病不相能”,小柴胡汤也不是专为肝癌而设。所以依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在此基础上创制肝癌主方——软肝利胆汤:柴胡12 g,人参12g,黄芩12g,垂盆草30g,半夏12g,夏枯草20g,生牡蛎30g,山慈姑12g,土贝母15g,鳖甲20g,丹参20g,元胡12g,姜黄12g,甘草6g。方中以柴胡、人参疏肝健脾为君药,黄芩、垂盆草清利肝胆湿热为臣药,半夏、夏枯草、生牡蛎、山慈姑、土贝母、鳖甲化痰解毒散结,丹参、元胡、姜黄理气止痛为佐药,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共奏疏肝健脾,清利湿热,化痰解毒,软坚散结之功。

对于肝癌晚期最常见的腹水难消之证,王师依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肝癌腹水的主要病机是肝郁脾虚,气滞水停,故在小柴胡汤基础上创制专方——保肝利水汤:柴胡12g,人参10g,黄芩12g,生姜6g,茯苓30g,白术15g,黄芪40g,半边莲30g,猪苓30g,泽泻20g,厚朴12g,大腹皮20g,半夏15g,鳖甲30g,穿山甲6g,生牡蛎30g,大枣6枚。方中以柴胡、人参疏肝健脾为君药,黄芩、生姜辛开苦降助柴胡疏理肝气,茯苓、白术、黄芪助人参益气利水共为臣药,半边莲、猪苓、泽泻、厚朴、大腹皮行气利水,半夏、鳖甲、穿山甲、生牡蛎化痰散结为佐药,大枣和中护胃为使药。全方共奏疏肝健脾,行气利水,软坚散结之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