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
作者:王其明 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宝山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据统计100个糖尿病患者中,15人有可能患上。截肢5年后死亡率将近 40%。糖尿病患者比其他人群发生足病的机率多15-20倍,其中,发病率为15%,下肢截肢的危险性为非糖尿病人的15倍。85%的患者截肢原因是足溃疡。截肢术后 5 年死亡率将近 40%。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严重感染患者的治疗花费比许多癌症(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等)都要高,且死亡率和复发率也高。不是癌,却等同于癌!
那么,什么是糖尿病足?为什么那么多的疾病,唯独把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损伤叫做糖尿病足?而没有叫高血压足、冠心病足或脑梗塞足?先看世界糖尿病联盟的定义: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通俗来讲,就是血液中糖分太多导致沉淀引起循环不够。简单来说,就是你患上糖尿病,没控制好血糖,加上其他各种因素,就会并发“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如何发展?为啥这么可怕?您需要了解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法!
Wagner 0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的足,目前无溃疡。
Wagner 1级: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
Wagner 2级: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
Wagner 3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
Wagner 4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
Wagner 5级:全足坏疽。
糖尿病可怕之处,还有如下几点:
1、比例相对其他并发症较低,容易被忽视!糖尿病足易被误诊为普通感染、关节炎等,从而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机。
2、得了糖足,失去行走能力!糖尿病足会给患者在生活上带来不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连基础锻炼都难做,如何快速恢复?
3、一人得病,全家受累!糖尿病足溃疡会使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庭照顾,进而引发焦虑抑郁等诸多问题。
4、糖尿病足可并发或诱发其他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甚至诱发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等。
尽早识别高危足,才能远离糖尿病足。早期正确的预防和治疗。45-85%的患者可以免于截肢。每3个月检测:足部检查是糖尿病足护理的关键,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问题。特别是高危足患者,即便不去医院,利用基本的物品也可检查是否有初期症状。先把棉花捻成尖,在脚背试1~2次,找找感觉,然后轻轻划过脚底,看是否有感觉,检查时要避开老茧和溃疡处。若检查10次,感到8次以上表示正常;1~7次表示减弱;完全没有感觉表示缺失。用大头针钝端轻触脚部皮肤,注意有无疼痛及程度。若感到难以忍受的疼表示过敏;有点疼、能忍受表示正常;有感觉但不疼或完全没感觉表示减退或消失。分别用盛冷水(5~10℃)和热水(40~45℃)的玻璃杯接触脚背皮肤,感受冷热温度。无明显感觉及比较不出差异为温度觉消失。用手指轻触脚背近脚踝处皮肤,寻找有无搏动及跳动强弱,可与正常人比较。若足背动脉容易摸到且跳动强烈表示正常;若摸不到或脉搏很细弱,表示供血不足,这种情况常提示足背动脉上端有大动脉血管狭窄或阻塞,糖尿病足随时可能发生。
每日检查:足部检查需持之以恒,每日重点查看足底、趾间及足部变型部位,检查是否有擦伤、水疱、郓裂等各种损伤,同时观察脚部肤色是否变暗、趾甲是否变形、有无局部的溃疡、感染等。如果出现上述情况,都可能是足部病变的提醒信号,一定要前往医院正确处理伤口,不可擅自处理。
初期,病人多有皮肤瘙痒、肢端发凉、感觉迟钝,继而出现双足对称性袜套样麻木,可出现痛觉减退或消失,少数患者可有针刺样、烧灼样疼痛,夜间或遇热时加重。下肢皮肤可见大小不等的散在性水疱、瘀点、瘀斑、色素沉着。抬高下肢时,双足发白,下垂时,则呈紫红色,趾甲变形、增厚、易脆、脱落等。足背动脉闭塞时双足皮色青紫,搏动极微弱或消失,伴有严重肢体缺血时,可出现间歇性跛行,就是行走一段距离后因患侧下肢疼痛需停下休息,而且行走距离日益缩短,甚至不能行走时称为静息痛。
高危足的患者随时可能发生溃疡或坏疽。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