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
糖尿病肾脏病变的特点
1、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1.1蛋白尿
在肾小球滤过压升高,滤过膜上的电荷变化引起的,只有少量的白蛋白,这是一种选择性的蛋白尿。
1.2、肿胀
早期的 DM肾病通常不会有肿胀,少数患者在低血蛋白之前会有轻微的肿胀,24小时后尿蛋白大于3 g就会出现肿胀。只有在糖尿病肾疾病快速发展时才会出现明显的全身肿胀。
1.3、肾衰竭
如果病变严重,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1/3以下,就会发生氮血症。一些患者因肾功能逐渐恶化而进入晚期肾衰竭。
1.4、贫血,
糖尿病患者氮质显著,可出现轻到中度的贫血,但不能用铁剂。贫血是由红细胞产生的疾病引起的,其原因与长期的低蛋白饮食和氮血症有关。这是一种典型的糖尿病肾脏病。
2、糖尿病肾病的腿肚抽筋是怎么回事?长期患有糖尿病的人,如果腿部肌肉痉挛或者缺钙,就说明肾脏受损。肾病导致的缺钙,不能通过补钙来解决。要注意监测尿常规和肾脏功能,预防糖尿病肾病。
容易疲倦、疲倦。这或许就是最开始的征兆,不过却很容易被人忽视,毕竟疲劳和疲劳有很多种。
尿量下降。随着疾病的发展,一些患者会随着肾滤过功能的降低而出现尿量减少。还有一些病人的尿量是正常的,但是随着尿液中的毒素的排泄而减少,并不能单纯的通过尿量来判断肾脏的功能,这是糖尿病肾病的一种表现。
一些病人也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4.食欲减退、消瘦、身体虚弱。因为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导致细胞缺少活力。他的心脏跳动的很快,他的呼吸很慢,也很沉重。血糖试验结果是上升的。病人的尿糖检测呈阳性。
3、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为:尿白蛋白排泄率为20~200μ g/min;如果 UAE持续超过200微克/分钟,或者尿蛋白呈阳性(尿蛋白含量超过0.5 g/24小时),则是糖尿病肾脏病的确诊。尿沉渣的变化不大,如果有大量的白细胞,说明是尿道感染;如果出现了大量的红细胞,说明血尿是由其它因素引起的。
需要做眼底检查,如有糖尿病的眼底病变,如微小动脉瘤。
肾脏动态核素肾小球滤过率增高,B超检测肾脏体积增大,均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一致。在尿毒症患者中, GFR显著降低,而肾容积则不会有显著的减少。
尿糖定性是一种简单的糖尿病筛查手段,但在糖尿病肾脏疾病中会有假阴性或假阳性,所以以血糖为主要依据。
在糖尿病肾病的后期,血清尿素氮、肌酐的清除能力明显降低。
肾丝球硬化的危害是什么?
人体肾内有成千上万个肾丝球,它们负责过滤尿。糖尿病肾病会引起肾丝球硬化,体内的废物无法排出,最终会出现尿毒症。尿毒症是糖尿病患者肾脏和泌尿系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肾丝球硬化的发病率也会越来越高。
2、肾盂炎、膀胱炎
如果是糖尿病肾病,则是因为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下降,导致对细菌的侵袭能力下降,从而导致了膀胱炎。如果细菌从膀胱里爬出来,或者通过血液进入肾脏,就会导致肾盂炎。在患有糖尿病肾脏病的妇女,因为其生理结构的原因,更易发生该病。
3、神经损伤
患有糖尿病肾病后,会有神经性疾病等症状,主要表现为手脚麻木、有烧灼感、冰冷刺痛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失眠、精神亢奋、精神亢奋、难以入眠;植物神经病变主要有腹胀、便秘、排尿困难、心率减慢等,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4、眼球损伤
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很高,很有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甚至是眼睛的压力太大,导致白内障等眼科疾病,轻则会导致视物模糊,视力减退,严重的还会导致失明。
如何预防和防治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
糖尿病病人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发生肾盂肾炎,使肾功能受损。但其临床症状并不典型,没有尿频,尿急,尿痛,没有高烧,只有轻微的小便不适,腰部疼痛。可以通过尿液中的细菌培养来确诊和使用抗生素。
2、控制好自己的血压。
在部分患有糖尿病肾病的人中,合并有可能导致肾损伤的高血压,从而使高血压进一步恶化。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糖尿病,都应该进行有效的治疗。
3、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
患有糖尿病的人可以采用低盐的食物来缓解身体的肿胀和血压。如果已经存在肾脏疾病,那么应该控制蛋白质的摄入,这样不但可以改善肾脏的功能,还可以降低尿蛋白的排泄量。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