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妙手医生大药房! 注册
网站导航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手机版
  • 扫一扫

    扫一扫
    妙手购药更方便

  • 扫一扫

    扫一扫
    下载妙手医生

首页 > 医生头条> 医疗资讯新闻> 检验人,做有灵魂的“搬运工”!

检验人,做有灵魂的“搬运工”!

妙手云医

发布时间:2022-03-29阅读量:1002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前  言

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不言而喻,我们不能只做简单的数据搬运工,对仪器的结果不加思索,我们要做的是有灵魂的数据“搬运工”。

案例经过

忙碌的上午就要结束了,看到赵贺红老师在微信学习群中分享了一例冷凝集患者的情况:如图1,从抽血到上机到10分钟后的红细胞计数RBC为0.33×1012/L,红细胞压积HCT为4.8%,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为2022g/L,更是远高出参考区间(320-360g/L),MCHC异常增高是冷凝集的特征性表现。

图1 强冷凝集

在温浴30min后,红细胞散点图趋于正常。遂查找病例:患者,男,91岁,因咳嗽、咳痰带血已半月,来我院就诊,CT提示:肺部感染。鉴于患者在2020年血常规结果正常,考虑是感染引起的冷凝集。

这不禁令我想起年前经历的一例弱冷凝集的病例如图2,有时通过血常规可能暂时看不出一二,通过血常规分析仪(品牌一)得出血常规如表1,可知: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

图2 弱冷凝集

患者为老年人81岁,诊断为消化道出血。当时,没有考虑太多,便发了报告。后来,患者下午要加做ABO血型,于是先用玻片法做血型,在显微镜下发现A型有弱凝集,这引起了我的警惕。于是又用该试管法得出结果也是一样,可感觉有细沙颗粒。这便怀疑冷凝集,继而放冰箱里10钟来验证下我的猜测。

从冰箱拿出来后,发现冷凝集很是明显,果然如同想象。又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三次后,重做血型,没有再发生弱凝集,结果为B型。那么,上午的血常规结果还可信吗?我又产生了疑虑。便推片镜检,确发现有红细胞聚集,可参考图3。

表1  不同细胞分析仪结果对比

图3 瑞吉染色镜下100倍

下午又在另一台血常规分析仪(品牌2)直接重做结果如表1,冷凝集明显。温浴30分钟后分别在两台仪器得出结果如表1。对比了温浴前,两台不同机器对弱冷凝集的影响不一样。于是,及时与临床解释了患者出现弱的冷凝集,请查找原因。再加之,患者这次是以胃炎消化道出血住院,便引起了医生的重视,最终确诊为肠道占位,考虑肿瘤。

案例分析

对于强冷凝集我们通过肉眼观察和可靠的数据,可以判断。但不可忽略的是有弱的冷凝集,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细心,不可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我们知道冷凝集素是一种红细胞自身免疫性抗体,这种自身抗体能够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使血液凝集,受温度的影响,是可逆的,4℃时出现明显的红细胞凝集现象,37℃时凝集消失[1]。

对弱的冷凝集,我们应做到“一丝不苟”。在不确定时,可以先放冰箱,小心求证后再观察,有无冷凝集的现象。不同血常规分析仪对冷凝集影响不一样,品牌一分析仪对弱冷凝集干扰小,品牌二分析仪干扰大一些

我们知道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值正常值约为30[2],偶有异常,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审核报告时认真观察并了解患者。冷凝集的出现,多数是有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妊娠,肿瘤和支原体感染等都可出现冷凝集现象。与临床及时沟通,有时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线索。

案例总结

随着时代的进步,医学的发展,血细胞分析仪在我们检验科应用必不可少。我们要把“科技智能”和“人工智能“双结合,方可从“慧眼”看天下转为“慧眼”识天下,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血常规标本是否合格是完成血常规检验的基础,血液标本冷凝集现象是临床日常工作中常见的一种干扰血球仪结果及分布图的因素,对强的冷凝集很容易发现,然而弱的冷凝集往往被忽略,这样就发出了一份不合格的报告。在工作中,标本再多,我们都应该也必须做到对每个标本认真负责,方能成为临床医生的侦察兵,不负患者的信任,不负初衷,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黄瑞军,陈烨.高效价冷凝集素对ABO血型正反定型和电子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J].国际检验志,2017,38(20):2847-2849.

[2]孙敏,候莉芬.冷凝集素现象对血常规检测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1):62-63.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来源:检验医学,作者 石立威 赵贺红,单位 开封市人民医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删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