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
随着幼儿园的开学,很多小朋友又过上了正常的校园生活,在集体生活里,总有那么几个小朋友控制不了自己的排尿问题而被幼儿园劝退和建议家长带孩子尽快就诊,不止是小儿尿裤子那么简单,很多时候不是孩子自己造成的,是孩子真的病了,需要进行系统的治疗。包括生理和心理俩个方面。
最近由于开学儿泌尿外科门诊经常有“尿频”的孩子来就诊,少数通过检查发现可能是泌尿道感染引起,多数则是一种称之为“精神性尿频”的情况。“精神性尿频”并不是说孩子的精神有问题而是心理出了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关注一下儿童尿频。
此病学龄前儿童高发,精神性尿频又称为假性尿路感染、白天尿频综合征或特异性日间尿频,多见于2~12岁儿童, 尤其以学龄前儿童高发。主要表现为白天排尿次数增加,数分钟至每小时1次,但每次尿量较少。同时伴有控制不了的尿床现象。不受大脑控制,睡眠后尿频症状消失。孩子户外玩游戏或者看动画片等注意力集中时,症状也可缓解。同时生殖器没有红肿,排尿困难,尿急尿痛、发热、烦渴多饮等情况。一般尿常规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均正常。不存在儿童肾虚等。
造成儿童精神性尿频的罪魁祸首是心理因素和精神压力,精神性尿频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多数研究认为社会心理因素和精神压力是其主要诱因。主要是在幼儿时期父母要求严厉不能尿床,习惯性把尿,只要尿床就挨打挨骂,让孩子处于排尿的恐惧中,还有新入或变更幼儿园, 陪伴亲属或保姆的更换,家庭成员患重病或去世、父母离异、家庭中弟妹的出生、以及学校的精神压力问题,学习压力大和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家长责罚等。还有就是心理压力过大,习惯性用排尿减压。这些都会造成精神性尿频的症状。
另外,有研究发现部分精神性尿频患儿曾有大量饮用富含草酸的饮料或酸性果汁的习惯,但尚不明确是否与精神性尿频的发生有必然联系。儿童尽量少食用有添加剂的饮料和食品,儿童食品安全值得注意。
患病儿童家长往往带着孩子看病时都非常急切,恨不得马上用药就能缓解根治,其实大多数精神性尿频的症状随着儿童的成长发育可自发缓解,所以家长不用过分紧张,也不需要特殊治疗或干预。不开药,有部分家长就说大夫是庸医有病不会治,甚至往往恶言相向进行投诉,其实关心孩子的心情都能够理解,但请家长们也要克制和学习倾听孩子们的诉求,从自身找原因,解决孩子焦虑和释放出孩子们的心理压力,不要一味强求孩子。
对于反复发作或持续数年的情况, 严重时干扰患儿日常生活并影响心理健康, 对家长亦造成不少困扰和精神负担。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治疗:(1)首先家长应正确认识本病,不要过于紧张,以免给孩子造成更大的精神压力。(2)对于没有明确精神心理诱因的儿童可以进行排尿训练, 让其在有尿意时学习憋尿控制,从延迟排尿1~2分钟开始逐渐能延长至30分钟以上,尽可能延长储尿时间, 使膀胱能正常舒张。(3)对于精神压力比较大的儿童,可以对其采取精神和情感支持, 尽可能解除其精神心理压力、减轻紧张焦虑情绪。
父母对患儿要多些耐心增加关注和陪伴, 带孩子多做些户外运动,增加体育锻炼,提高儿童身体素质,同时当患儿发生尿频时可转移其注意力,让孩子学习一下他感兴趣的项目例如绘画、舞蹈、音乐、游泳等等或者观看一部动画片,不要孩子一尿频就暴脾气发火和焦虑,当患儿尿频症状出现改善时可给予适当鼓励和奖励。让孩子多参加些辅导班多跟同龄小朋友一起学习和锻炼都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家长们也是要一起共同努力才可以。
饮食方面应减少摄入富含草酸的饮料、酸性果汁以及咖啡因等。外面的碳酸饮料和各种果汁就都不要喝了,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养成定点吃饭定点上厕所的好习惯。
当然医生也会对患儿负起责任,对少数症状严重或持续存在的患儿, 医生可以选择给患儿开些口服抗胆碱能药物治疗。
相信只要家长医生齐心协力,一定会战胜儿童精神性尿频。、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