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妙手医生大药房! 注册
网站导航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手机版
  • 扫一扫

    扫一扫
    妙手购药更方便

  • 扫一扫

    扫一扫
    下载妙手医生

首页 > 医生头条> 医疗资讯新闻> 心脏律动的 “异常变奏”—— 房颤与室颤的区分科普​

心脏律动的 “异常变奏”—— 房颤与室颤的区分科普​

妙手医生

发布时间:2025-06-23阅读量:818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作者:匡泽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
心脏,这颗拳头大小的肌肉器官,通过规律的收缩和舒张,为全身输送血液,维持生命的运转。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就像一场精准的交响乐演奏,各个部分协同配合,节奏整齐有序。然而,当房颤和室颤出现时,这场交响乐便会陷入混乱,奏响异常的 “变奏”。房颤和室颤虽都是心脏节律的异常,但它们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清晰区分二者,对于守护心脏健康至关重要。从发病机制来看,房颤和室颤有着本质的区别。房颤,即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正常情况下,心脏的电活动起源于窦房结,如同乐队的指挥,有序地发出电信号,使心房和心室依次收缩。而在房颤发生时,心房的电活动变得紊乱,不再由窦房结统一指挥,取而代之的是多个异位起搏点快速、无序地发放电冲动,导致心房失去协调一致的收缩,呈现出颤动状态,其频率可高达 350 - 600 次 / 分钟 。与房颤不同,室颤,也就是心室颤动,是一种更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室是心脏向全身泵血的关键部位,当室颤发生时,心室肌出现快速、无规则的颤动,无法进行有效的收缩和泵血,此时心室的电活动完全紊乱,心脏几乎失去了泵血功能,频率可达 200 - 500 次 / 分钟。可以说,房颤是心房的 “混乱舞蹈”,而室颤则是心室的 “失控狂欢”,后者对心脏功能的破坏更为直接和严重。
在临床表现上,房颤和室颤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房颤患者的症状表现多样,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只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而有症状的患者,最常见的表现是心悸,即自觉心跳加快、不规则,就像心脏在胸腔里 “乱跳”,有时还会伴有胸闷、气短、乏力等不适。由于房颤会影响心房的正常收缩,导致心房内血液瘀滞,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脑血管,就可能引发脑栓塞,造成肢体偏瘫、言语不利等严重后果。相比之下,室颤的症状更为危急和凶险。室颤发生时,患者会迅速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等症状,由于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全身重要器官得不到血液供应,如不及时抢救,患者会在数分钟内死亡。可以说,房颤的症状相对隐匿且多样,而室颤则是瞬间危及生命的 “杀手”。
面对这两种不同的心律失常,治疗方法也存在很大差异。对于房颤的治疗,主要目标是恢复和维持正常的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预防血栓形成。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和导管消融术等。药物治疗可以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来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或使用控制心室率的药物使心跳频率保持在合适范围;电复律是通过电击心脏,使紊乱的心房电活动恢复正常;导管消融术则是通过微创手术,破坏引起房颤的异常电传导路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而室颤的治疗则争分夺秒,首要措施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和电除颤。心肺复苏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暂时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为抢救争取时间;电除颤则是利用电击,使心室肌瞬间同时除极,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这是抢救室颤患者的关键措施,每延迟 1 分钟除颤,患者的生存率就会显著下降。由此可见,房颤的治疗注重长期管理和综合干预,而室颤的治疗则强调即刻抢救和恢复心脏功能。
房颤和室颤就像是心脏发出的不同危险信号,房颤虽不像室颤那样瞬间致命,但长期存在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室颤则如同心脏的 “紧急警报”,一旦拉响,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抢救。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分,不仅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察觉心脏的异常,更能在关键时刻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无论是预防房颤的发生,还是在室颤出现时迅速施救,都体现了我们对心脏健康的重视。让我们关注心脏的每一次跳动,正确认识房颤和室颤,为心脏健康筑起坚实的防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