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妙手医生大药房! 注册
网站导航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手机版
  • 扫一扫

    扫一扫
    妙手购药更方便

  • 扫一扫

    扫一扫
    下载妙手医生

首页 > 医生头条> 医疗资讯新闻> “陌生人”使医生变得更优秀

“陌生人”使医生变得更优秀

妙手云医

发布时间:2021-08-06阅读量:3251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陌生人的本意是指不认识、不了解的人。近日,笔者读了美国戴维·J·罗思曼的《病床边的陌生人》一书,对医疗行业的“陌生人”有了新的认识。

01  突如其来的“陌生人”

书中写道:20世纪60年代之前,“医生仅与自己的患者和上帝同在”。而之后,医生心中这样美好的愿景却被拥挤的诊室所取代。在那里,患者被学者、律师、法官、立法者等“陌生人”团团围住,甚至医生自己都难有一席之地。局面发生了变化,在曾经属于医生的领域中,患者开始听从“陌生人”的建议。在自己的“王国”里说一不二的医生,被迫站出来直面专家委员会、各式表格以及主动出击的患者。而解决复杂棘手的医学问题时,不仅需要医学从业者,还需要“陌生人”的力量。这些外部的“陌生人”一致认为,有必要削弱医生的裁量权,增加患者的自主权。他们迈入医学领域,给医学带来新规则,并把这些规则强行推广开来。医学领域的变革往往面临医生的强烈反对,这也使整个过程充满火药味。大多数医生都对自身权威的丧失,以及外部人士权力的扩张深感不安。但是医学就在这种矛盾的拉锯战中不断进步,在“陌生人”的参与下不断提升。

02  伴随医生成长的“陌生人”

医学的变革是这样,医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哪一个医生的成长不是由“陌生人”促成的?而这里的“陌生人”除了书中所指,外延其实还可以继续扩展。从一脚踏进医学院校大门开始,一个又一个陌生的老师传授我们陌生而新鲜的知识,一个又一个同学由陌生到熟悉。从对医学一无所知,到初步入门,再到踏上不断探寻的行医路,医生每天都在面对陌生的个案,破解一个个谜团,治愈一个个患者。初到医院,在门诊,如何取得陌生患者的信任,如何证明你的实力,“陌生人”在你努力前行的路上提供了动力。在病房,虽然每天有主任、上级医师查房,让人心安,但是初出茅庐的年轻医生总有需要独立面对问题和困难的时候。虽然是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患者,却也显得与原来不一样了。此时的医生自信不再,开医嘱、做检查、与患者交流时也少了些底气,再加上患者的不放心,让人更加无所适从。应对扑面而来的重重压力,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经验,你会发现,改变、提高就在陌生逐渐消弭的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你会发现迎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自己。当出现医患纠纷时,患方的诉求是那么陌生。之前与你达成的共识,在你充分知情告知后做的决定,可能瞬间抹消。刚刚还在同一条战壕里,携手与疾病浴血奋战的战友,突然间翻脸,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你可能因此愤怒,也可能十分委屈。而当你冷静下来,再好好思考一番,就会发现,自己可做的其实还有很多,还可以做得更好。在不断的经历风雨后,你会获得更多的成长。医学与社会发展同步,同频共振,医学不可能独立在社会之外。医学是社会的医学,时代的医学,而陌生是医生成长的催化剂。对业务的刻苦钻研决定医生的深度,而“陌生人”的助推决定医生的宽度。“陌生人”为医生提供另一个视角领悟医学,同时也审视自身,推动我们向前、向善。医学因“陌生人”的参与更加完美,医生因为“陌生人”的加入更具温情。可以说,没有陌生就没有医学的完美,没有“陌生人”成就不了好医生。医学模式的转变,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多“陌生人”的加入是必然。我们不仅应该举双手欢迎,更重要的是要主动融入。但愿每一个从医人都是践行者,拥抱陌生,感恩“陌生人”。

文: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  陈卫春

编辑制作:胡彬

审核:方彤

本文刊于《健康报》8月4日“医视野·观点”版

来源:健康报医生频道,作者:陈卫春,转发是为了更好的传播和公益宣传,版权归作者所有,侵权删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