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
作者:张双庆 北京市顺义区京顺医院
神经系统在人体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负责协调和控制身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一旦神经系统出现疾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深入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与诊疗至关重要。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类型
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管堵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脑出血则是脑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压迫周围脑组织。二者均起病急骤,常导致患者出现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
神经退行性疾病:像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患者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帕金森病以运动迟缓、震颤、肌强直等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同时也伴有非运动症状,如嗅觉减退、睡眠障碍等。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疾病,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发作时患者会出现突然的意识丧失、肢体抽搐、口吐白沫等症状,发作形式多样,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
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减少饱和脂肪、胆固醇和盐的摄入,有助于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例如,每天保证摄入 500 克蔬菜,可提供丰富的抗氧化物质,保护神经细胞。
适量运动: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 150 分钟。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血管功能,还可刺激大脑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系统起到保护作用。一项研究表明,坚持运动的人群患认知障碍疾病的风险比不运动人群降低 30% - 40%。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酒精则会影响大脑的神经递质平衡,长期酗酒可导致酒精性脑病、周围神经病变等。
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定期监测血压,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为 140/90mmHg 以下)。高血压是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有效控制血压可显著降低脑出血和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糖尿病: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等方式,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高血糖会损伤神经和血管,引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脑病等并发症。
高血脂: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使用降脂药物,降低血脂水平,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高血脂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诊疗方法
诊断技术
临床症状评估:医生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表现及演变过程,进行初步诊断。例如,对于怀疑癫痫的患者,了解发作的诱因、发作频率、发作时的具体表现等,有助于判断癫痫的类型。
影像学检查:头颅 CT 和 MRI 是常用的检查手段。CT 能快速发现脑出血、脑梗死等急性病变;MRI 对软组织的分辨力高,可清晰显示脑部的细微结构,有助于诊断脑肿瘤、多发性硬化等疾病。
电生理检查:脑电图(EEG)对于癫痫的诊断和分类具有重要价值,可检测大脑的异常放电;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用于评估周围神经和肌肉的功能,辅助诊断周围神经病变、肌肉疾病等。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使用相应的药物。如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常用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等改善认知功能;癫痫患者根据发作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
手术治疗:对于脑肿瘤、脑出血等疾病,在符合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清除血肿,缓解症状。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癫痫患者,也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切除癫痫病灶。
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能够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领域会取得更多突破,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