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
作者:何毅北京肿瘤医院
肺炎是由疾病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药物等引起的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细菌性肺炎是一种最常见的传染病。肺炎是一种最常见的细菌感染导致的肺炎,在没有抗生素之前,细菌肺炎对儿童和老年人的身体都有很大的危害,抗生素的出现和发展曾经让肺炎的死亡率显著下降,但是近些年,虽然使用了大量的抗生素和有效的疫苗,肺炎的总体死亡率并没有下降,反而有了增加。
起因
具体原因分析:
病原体:
病原体主要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卡他莫拉氏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军团菌等)、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水痘病毒、柯萨奇和FCO病毒,近年来又出现了轮状病毒)、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卡氏肺囊虫、真菌(白色念珠菌、曲菌、毛霉菌、新隐球菌等)。
病理生理学
肺炎时,肺泡壁充血、水肿、炎症渗出,肺泡腔充满炎症渗出,使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炎症渗出,导致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等炎症渗出。在缺乏氡的情况下,细胞质中的酶系统受损,导致组织吸收和利用氧气不足,称为内呼吸功能紊乱。肺炎是由病原微生物作用引起的,表现为高热、嗜睡、昏迷、惊厥、心力衰竭、周围循环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等。肺炎也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性、稀释性低钠。
传染病:
肺炎是一种高发病率,大约12%的人口。据估计,每年约有250万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人,120,000多人因社区获得性肺炎而死亡。医院获得性肺炎是国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排名第二,在世界上,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为0.5%~5.0%,而在我国,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为2.33%。此外,由于社会入口老化、免疫系统受损宿主增多、病原体变异、病原学诊断困难、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引起的细菌耐药性增加等原因,近年肺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类别:
病理分型: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
病原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螺旋体立克次体肺炎、吸入性肺炎、原虫性肺炎等。
病程分为急性肺炎(1个月以内)、迁延性肺炎(1~3个月)、慢性肺炎(3个月)。
病情分级:轻度肺炎(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病情较轻)。重症肺炎(包括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脓气胸、中毒性肠麻痹等。有严重的伴发免疫功能缺陷、Ⅱ~Ⅲ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等。
肺炎流行地区:杜区获得性肺炎(CAP):在医院以外发生的肺部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即院内肺炎,是指住院48时后,病人并未出现或未进入感染潜伏期的肺炎。
征象
一般发病时间短,多为凉淋雨、劳累、病毒感染等,发病前1/3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病程7~10d。
1、寒战、高热:典型的症状是突然发冷,随后高烧,体温可高达39~40度,属于稽留热型,伴有头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等症状。应用抗生素后,可出现非典型的高热症状,年老体弱的患者可出现低热或不发烧的症状。
2、咳嗽咳痰:咳嗽的早期表现为刺激性的干咳,随后咳出带有血丝的白色粘液痰,1-2天后会咳出粘液血性痰或铁锈色痰,也可以是脓性痰,在进入消散期,痰量会增加,痰变黄、变细。
3、胸痛:胸痛多为针刺痛,随着咳嗽或深呼吸加重,可延伸到肩膀或腹部。如果是下叶肺炎,会刺激隔胸膜,造成严重的腹部疼痛,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胃病。
4、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呼吸急促、呼吸急促、胸痛、中毒。病情加重时,可导致血液中的氧饱和度降低,从而引起血管内的紫绀。
5、其他症状:少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重度患者会有精神恍惚、烦躁、嗜睡、昏迷等症状。
检验
1.血液常规
其中包含了血液中的总白血球和分类。当白细胞总数大于10x109个/L,中性白细胞的比例大于70%时,说明是细菌性肺炎。年龄较大或较小的儿童的升高并不显著。
2.痰液培养
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尽量收集痰液样本。通过光镜观察,发现鳞状上皮细胞小于10个,白细胞>25个,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1:2.5,均可作为“合格”样品进行接种和培养。在痰液的定量培养中,当细菌或条件致病菌的浓度达到107cfu/ml时,可以认为是肺炎的致病细菌;104毫升/毫升,是受污染的细菌;在这两种情况下,应该反复进行痰培养。在105-106fu/ml的情况下,连续两次从同一菌株中分离出相同的细菌,可以认为是致病性的。
3.血液及胸水的培养
血液及胸水培养是诊断肺炎的重要手段。在血液、痰中发现了同一种细菌,可以确诊为肺炎。因为采集的血液和胸水样品都是通过皮肤进行的,所以必须排除手术时的皮肤细菌污染。明确病因诊断,特别是医院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4.X光透视
这是一种很好的检查手段,可以帮助确诊肺炎。
5.CT,MRI
对X线胸部X线检查无法确诊的病人,应行CT或MRI检查,以确定其是否有异常。
诊断
诊断测试:
肺炎的临床表现、体征、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考虑,临床表现为肺炎,胸部X线检查为阳性,临床表现为肺炎。
其他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四唑氮蓝试验、胸部X线摄影、胸部CT等。
病因检测:
1.细菌致病菌在儿童肺炎中的诊断
口腔粘膜涂片镜检查细菌难以判断细菌来源,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从气管内取痰液、胸积液、血液细菌培养的结果更可信。在可能的情况下,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肺灌洗或肺组织的刺激性细菌的培养,其结果是最可信的。
2.儿童肺炎病原学的研究
常规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病毒的分离和鉴别,同时在急性期和恢复期进行双重血清检测,这种技术具有可靠、灵敏、特异、重复性好等特点,同时还可以为疫苗的免疫防治和其他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在儿童肺炎诊断中,历来被视为“金标准”。但该法测定结果耗时较长,在临床上有一定的限制。
近几年,快速诊断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临床疾病的诊断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免疫荧光法是当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具有快速、快速、快速、快速的优点。本方法不仅能对病毒抗原进行检测,还能对儿童血清中的抗体进行检测。ELISA法在儿童肺炎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诊断程序:
1.确诊肺炎
肺炎应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与肺结核、肺癌、急性肺脓肿等进行鉴别。
2.按疾病的不同情况加以区别
将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感染性肺炎区别开来。
3.对肺炎的严重性进行评价
对肺炎病情的评价对于制定治疗计划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传染病学会/美国胸部医师协会2007年度成人CAP指导方针中,对严重肺炎的诊断有:①呼吸机辅助呼吸;②感染性休克时,必须使用血管收缩剂。辅助诊断:①每分钟或30次以上的呼吸频率;②氧指数(PaO2/FiO2)≥250;③肺内多肺浸润;④有知觉/方向失调;⑤氮血症(BUN>20mg/dl);⑥白血细胞下降(WBC<4.0x10^9/L_);⑦血小板降低(<10.0x10^9/L);⑧体温降低;⑨血压降低。若有1个主要指标或3个以上的辅助指标,则可确诊为重症肺炎,应纳入ICU。
4.鉴别病原体
通过留取痰液、经纤维支气管镜、人工气道吸引、防污染毛刷、支气管肺泡灌洗、经皮细针吸检等方法采集呼吸道标本,并进行血液培养、胸水培养。
妙手皮肤科医患交流群
妙手医生App
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