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妙手医生大药房! 注册
网站导航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手机版
  • 扫一扫

    扫一扫
    妙手购药更方便

  • 扫一扫

    扫一扫
    下载妙手医生

首页 > 医生头条> 医疗资讯新闻> 中医驱除致病因素的经验(二)

中医驱除致病因素的经验(二)

妙手医生

发布时间:2022-08-18阅读量:1659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作者:马雪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中医药治疗作用使有症状患者变成无症状患者,为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自愈创造条件,最后消灭“新冠病毒”的还是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而不是中药有消灭“新冠病毒”的特殊功能。因为中医消除的是“新冠病毒”产生的病理产物,利用自身的免疫功能消灭致病因素,因此不存在耐药性,也不考虑“新冠病毒”的变异性,更不需要研制“特效专用药”,这也是中医药治疗未知病的大智慧。    支持中医治疗疾病不是直接消灭“致病因素”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医特色疗法,以“针灸”为主的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疾病只能通过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实现治病目的。现代免疫学证明“人体有免疫功能”,支持了《黄帝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理论的正确性,也为中医通过恢复免疫功能来消灭致病因素提供了现代生命科学依据。

中医祛邪三法“汗吐下”,字面意思就是发汗、涌吐、泄下,用现代生理学概念就是排泄过程(注,“汗吐下”三法兼有清热、散寒、疏通气血等多种功能),排泄功能是新陈代谢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之一,《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李杲强调内伤杂病等可从脾胃论治,是强调新陈代谢不能缺乏营养支持,张从正强调“汗吐下”祛邪以扶正,从现代生理学的角度看,本质就是重视人体排泄功能,防止人体“垃圾”占据各种人体通道,干扰人体新陈代谢、干扰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包括免疫功能)发挥修复损伤或者治疗作用,只有推陈才能致新,外治法大家吴师机说:“须知外治者气血流通即是补”,可见各种通道畅通,才是顺利完成各种生理功能前提条件。也就是说:排泄法、疏通通道法就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

人体的代谢废物、病理产物、外来异物等,会严重干扰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也严重干扰包括免疫功能在内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现代生理学对排泄功能、排泄作用的认识已经相当深刻,而现代病理学并没有把排泄功能失常提升到病因学与治疗学的高度进行研究,没有把恢复排泄功能当做治病方法有意识的用于临床。    与“汗、吐、下”密切的相关的是中药的“五味”属性,《黄帝内经》认为中药“五味”的药理作用是“辛散、酸收、甘缓、苦泄、咸软”,用现代药理学的观点就是“五味”有药代动力学效应。“药代动力学”效应是中药治病的药理学、生理学依据:是使气血、津液等产生“升降浮沉”、“升降出入”效应的动力学依据,增加胃动力、肠动力等产生涌吐作用、泻下作用等各种动力学效应 。例如痰湿壅肺使人窒息;水液代谢失常生成胸水、腹水;瘀血堵塞血管形成脑梗、心梗;食积引起胃肠道不通;癃闭引起肾衰竭,淋巴结肿大引起淋巴循环异常……气道、水道、血道、消化道、排泄道、淋巴通道、神经通道等,各种通道堵塞直接导致生理功能失常。《素问·灵兰秘典论》有个重要观点:“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金匮要略》也有类似的重要观点:“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汉书·艺文志》指出经方有个重要药理作用:“通闭解结”。    再看中药治病作用——黄元御《玉楸药解》说:“葶苈苦寒迅利,行气泻水,决壅塞而排痰饮,破凝瘀而通经脉。凡停痰宿水、嗽喘肿胀之病,甚奏奇功。”也就是说疏通各种通道堵塞就是中医治病方法。现代医学眼睛盯在消灭致病因素上,忽略中药的药代动力学效应的治病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汗吐下”三法不只有排泄作用,例如汗法更多是解表疏通作用,承气汤有泻热作用等,中药“五味”属性也不只有药代动力学效应,《黄帝内经》讲到的中药“五味”的功用很多,有补虚的营养功能,有刺激排泄系统产生排泄功能,有调动气血津液等生命精微物质产生升降浮沉功能,有协调五脏六腑功能的兴奋和抑制作用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妙手买药

妙手皮肤科医患交流群

妙手医生

妙手医生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