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妙手医生大药房! 注册
网站导航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手机版
  • 扫一扫

    扫一扫
    妙手购药更方便

  • 扫一扫

    扫一扫
    下载妙手医生

首页 > 医生头条> 医疗资讯新闻> 糖尿病性血脂异常:早期发现、有效治疗与积极预防

糖尿病性血脂异常:早期发现、有效治疗与积极预防

妙手医生

发布时间:2025-04-01阅读量:69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作者:于善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一、引言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糖尿病性血脂异常作为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常悄无声息地损害着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等重要器官,增加了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因此,深入了解糖尿病性血脂异常,掌握其发现、治疗与预防方法,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二、糖尿病性血脂异常的发现
定期体检筛查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血脂检查,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一般建议至少每年检查一次,如果患者存在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肥胖、吸烟等,或者已经出现糖尿病并发症,检查频率应适当提高,如每半年检查一次。在体检中,血脂检查结果的异常往往是发现糖尿病性血脂异常的重要线索。例如,当 LDL-C 升高、HDL-C 降低或 TG 显著升高等情况出现时,就需要警惕血脂异常的存在。
关注症状表现
虽然糖尿病性血脂异常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可能会逐渐显现。患者可能会感到乏力、困倦,这是由于血脂异常影响了血液循环和组织的能量代谢。另外,皮肤可能会出现黄色瘤,常见于眼睑周围,表现为淡黄色的柔软丘疹,这是因为血脂在皮肤下沉积所致。还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这是由于血脂异常导致视网膜血管病变影响了视力。但这些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或误诊,所以不能单纯依靠症状来诊断糖尿病性血脂异常,定期的血脂检查才是关键。
了解家族病史
遗传因素在糖尿病性血脂异常的发生中起着一定作用。如果家族中有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疾病(如父母在 55 岁前患冠心病、脑卒中等)的病史,那么糖尿病患者发生血脂异常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因此,对于有这类家族病史的糖尿病患者,更应密切关注血脂情况,加强筛查频率,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血脂异常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三、糖尿病性血脂异常的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调整:控制总热量摄入,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如动物油脂、油炸食品、糕点等,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橄榄油、鱼油、坚果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例如,每日蔬菜摄入量应不少于 500 克,水果 200 - 300 克,主食中适当增加燕麦、糙米等全谷物的比例。
运动锻炼:适度的运动对于改善血脂异常至关重要。每周应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结合适量的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运动不仅可以降低 TG、升高 HDL-C,还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血糖控制。例如,患者可以每天快走 30 分钟,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导致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血脂代谢产生不良影响,加重血脂异常。糖尿病患者应戒烟,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量应不超过 25 克,女性不超过 15 克(相当于啤酒 450 毫升、葡萄酒 150 毫升、38 度白酒 50 毫升)。
药物治疗
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降低 LDL-C 的首选药物,能够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常用的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对于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且 LDL-C 升高的患者,一般应将 LDL-C 降至 2.6mmol/L 以下,对于已经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将 LDL-C 进一步降低至 1.8mmol/L 以下。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肝功能损害、肌痛等,在用药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肌酸激酶等指标。
贝特类药物:贝特类药物主要用于降低 TG 水平,升高 HDL-C,适用于 TG 显著升高(≥5.65mmol/L)的患者,以降低急性胰腺炎的风险。非诺贝特是常用的贝特类药物,使用时应注意监测肝功能和肾功能,避免与他汀类药物大剂量联合使用,以防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其他药物:如依折麦布,可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能进一步降低 LDL-C 水平;PCSK9 抑制剂则适用于对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或经大剂量他汀治疗后 LDL-C 仍未达标的极高危患者,但价格相对昂贵,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权衡使用。
四、糖尿病性血脂异常的预防
血糖控制达标
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性血脂异常的基础。糖尿病患者应通过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使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建议 HbA1c 控制在 7% 以下,对于年轻、无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控制得更严格一些。严格的血糖控制有助于减少糖尿病对脂质代谢的不良影响,降低血脂异常的发生风险。例如,采用个体化的降糖方案,根据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胰岛功能等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等,并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控制体重
肥胖是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预防血脂异常至关重要。通过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 18.5 - 23.9kg/m² 之间。对于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即使体重减轻 5% - 10%,也能明显改善血脂代谢和血糖控制情况。例如,制定科学的减肥计划,逐步减少热量摄入,增加运动量,避免过度节食或采用不科学的减肥方法,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心理调节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和代谢功能,间接导致血脂异常。糖尿病患者应学会心理调节,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可通过听音乐、阅读、旅游、参加社交活动等方式缓解压力,避免情绪过度波动。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维持身体的代谢平衡,降低血脂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五、结语
糖尿病性血脂异常是糖尿病患者健康的潜在威胁,但通过定期体检筛查、关注症状和家族病史等方法可早期发现,采取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能有效控制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而积极预防措施如血糖控制达标、体重管理和心理调节等则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血脂异常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应加强对血脂异常的认识,与医生密切配合,做好自我管理,以保障自身的心血管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从而更好地应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带来的挑战,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