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妙手医生大药房! 注册
网站导航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手机版
  • 扫一扫

    扫一扫
    妙手购药更方便

  • 扫一扫

    扫一扫
    下载妙手医生

首页 > 医生头条> 医疗资讯新闻> 科普:高甘油三酯血症

科普:高甘油三酯血症

妙手医生

发布时间:2025-04-08阅读量:172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作者:李卫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摘要: 高甘油三酯血症在现代社会中日益常见,其对健康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本文将详细阐述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现方法、治疗手段以及预防措施,旨在提高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知,促进早期诊断与有效干预,降低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一、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现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现主要依赖于血液检测以及对相关危险因素和症状的综合判断。

(一)血液检测

血脂常规检查

血脂常规检查是发现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主要途径。其中,甘油三酯(TG)水平是关键指标。正常的甘油三酯水平应低于 1.7mmol/L。当甘油三酯水平在 1.7 - 2.3mmol/L 之间时,属于边缘性升高;若达到或超过 2.3mmol/L,则可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例如,一位 45 岁的男性在年度体检中,血脂检查显示甘油三酯水平为 3.0mmol/L,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被确诊为高甘油三酯血症。这种检测通常在空腹状态下进行,因为进食后尤其是高脂肪饮食后,甘油三酯水平会显著升高,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非空腹血脂检测

近年来,非空腹血脂检测也逐渐受到重视。研究发现,非空腹甘油三酯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也有密切关系。非空腹状态下,甘油三酯水平的正常上限可能会有所提高,但一般认为超过 2.0mmol/L 也需要引起关注。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无法进行空腹检测或需要更全面评估血脂情况时,非空腹血脂检测可作为补充手段。例如,一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餐后状态下进行血脂检测,发现甘油三酯水平为 2.5mmol/L,这提示其可能存在脂质代谢异常,需要进一步评估和监测。

(二)危险因素评估

生活方式因素

不良的生活方式是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饮食是常见诱因。例如,经常食用油炸食品、糕点、动物内脏等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人群,其甘油三酯水平往往较高。缺乏运动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导致身体代谢减缓,脂肪堆积,进而使甘油三酯升高。此外,过量饮酒也会对甘油三酯代谢产生不良影响,酒精可刺激肝脏合成更多的甘油三酯。例如,一位长期酗酒且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的中年男性,患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常常伴有脂质代谢紊乱,甘油三酯水平容易升高。例如,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 30% - 40% 存在高甘油三酯血症。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可导致体内蛋白质丢失,肝脏代偿性合成脂蛋白增加,其中包括甘油三酯,从而引起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机体代谢减慢,也会出现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情况。此外,一些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导致患者从出生起就存在甘油三酯代谢异常,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

(三)症状表现

黄色瘤

黄色瘤是高甘油三酯血症较为特异的症状表现之一。它是由于脂质在皮肤下沉积形成的。常见的黄色瘤类型有眼睑黄色瘤,多位于上眼睑内眦处,表现为橘黄色的扁平斑块;还有肌腱黄色瘤,常出现在跟腱、手部伸肌腱等部位,为质地较硬的结节状肿块。例如,一位老年女性患者,在体检时发现双侧上眼睑内眦有黄色瘤,进一步检查发现甘油三酯水平高达 5.0mmol/L,确诊为高甘油三酯血症伴发眼睑黄色瘤。不过,并非所有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都会出现黄色瘤,而且黄色瘤的出现往往提示甘油三酯水平已经较高且持续了一段时间。

胰腺炎相关症状

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通常甘油三酯水平超过 11.3mmol/L)可诱发急性胰腺炎。患者会出现剧烈的上腹部疼痛,疼痛可向背部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例如,一位年轻男性患者,在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后,突发上腹部剧痛,急诊检查发现甘油三酯水平高达 15.0mmol/L,同时伴有血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诱发的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胰腺坏死、感染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治疗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治疗目标是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一)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调整

饮食调整是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基础。首先,应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肥肉等以及一些热带植物油如椰子油、棕榈油中;反式脂肪酸常见于油炸食品、糕点、人造奶油等。例如,建议用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类代替动物油烹饪食物。其次,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尤其是简单碳水化合物如白面包、白糖、糖果等,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例如,每天保证摄入蔬菜 500g 以上,水果 200 - 350g,全谷物占主食的 1/3 以上。此外,限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量不应超过 25g,女性不应超过 15g,最好能戒酒。

运动锻炼

规律的运动锻炼有助于降低甘油三酯水平。每周应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例如,每天坚持快走 30 - 45 分钟,速度保持在每分钟 100 - 120 步左右,可以有效提高身体代谢率,促进脂肪燃烧,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同时,也可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增加肌肉量,肌肉在代谢过程中会消耗更多的能量,有利于血脂的改善。运动应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并且在运动前要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避免运动损伤。

(二)药物治疗

贝特类药物

贝特类药物是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常用药物。如非诺贝特,它主要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α(PPARα),调节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同时还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水平。对于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升高(如超过 5.6mmol/L)或伴有低 HDL - C 水平的患者,贝特类药物效果较好。例如,一位患者甘油三酯水平为 6.5mmol/LHDL - C 水平偏低,服用非诺贝特 3 个月后,甘油三酯水平降至 2.5mmol/LHDL - C 水平也有所升高。但贝特类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肝功能异常等,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肌酸激酶等指标。

烟酸类药物

烟酸类药物可以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同时升高 HDL - C 水平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水平。它通过抑制脂肪组织的脂解作用,减少游离脂肪酸进入肝脏,从而降低肝脏合成甘油三酯。例如,阿昔莫司是一种常用的烟酸类药物,对于一些不能耐受贝特类药物或单独使用贝特类药物效果不佳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烟酸类药物。不过,烟酸类药物可能会导致面部潮红、瘙痒、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可能难以耐受,可通过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的方法来减轻不良反应。

ω - 3 脂肪酸制剂

ω - 3 脂肪酸制剂主要包括鱼油制剂等,它可以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尤其是对于轻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有一定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肝脏合成甘油三酯以及促进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有关。例如,一些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在服用 ω - 3 脂肪酸制剂后,甘油三酯水平可降低 20% - 30%。ω - 3 脂肪酸制剂相对安全,不良反应较少,但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如与抗凝药物合用时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

(三)治疗原发病

糖尿病管理

对于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是关键。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如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等)等综合措施,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 7% 以下。例如,一位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在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并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后,HbA1c 8.5% 降至 6.8%,同时甘油三酯水平也从 4.0mmol/L 降至 2.8mmol/L。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改善脂质代谢紊乱,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甲状腺疾病治疗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应及时补充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可以改善机体代谢,从而降低甘油三酯水平。例如,一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在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后,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甘油三酯水平也随之下降。对于其他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的疾病,如肾病综合征等,也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以纠正脂质代谢异常。

三、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预防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预防应从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入手,尤其是对于有家族史或其他危险因素的人群。

(一)健康饮食

均衡膳食结构

建立均衡的膳食结构是预防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重要措施。应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鱼类、豆类等食物。例如,早餐可以选择全麦面包、牛奶、水果;午餐和晚餐要有适量的瘦肉或鱼类、大量的蔬菜以及适量的全谷物主食。这样的膳食结构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同时控制热量、脂肪和糖的摄入,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甘油三酯水平。避免过度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快餐、糕点、饮料等。

控制脂肪摄入

合理控制脂肪摄入对于预防高甘油三酯血症至关重要。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例如,烹饪时优先选用橄榄油、菜籽油、玉米油等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类,每周食用鱼类 2 - 3 次,以获取 ω - 3 脂肪酸等有益的脂肪成分。同时,要注意控制食物中的隐性脂肪,如动物内脏、蟹黄、奶油等食物中的脂肪含量较高,应适量食用。

(二)适量运动

日常活动增加

在日常生活中增加活动量有助于预防高甘油三酯血症。尽量减少久坐时间,如每坐 1 小时左右就起身活动几分钟。步行上下楼梯、站立工作等都是增加日常活动量的简单方法。例如,上班族可以将车停在离单位稍远的地方,步行一段距离;或者在工作间隙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这些小改变可以逐渐增加身体的能量消耗,促进脂肪代谢,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定期运动计划

制定并坚持定期的运动计划是预防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有效手段。除了前面提到的每周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外,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身体状况选择其他运动项目,如瑜伽、舞蹈、球类运动等。运动不仅可以改善血脂水平,还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减轻压力等。例如,一个家庭可以每周安排几次户外运动时间,如周末一起去公园骑自行车、打羽毛球等,既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又有利于预防高甘油三酯血症等疾病。

(三)定期体检

血脂监测

定期进行血脂检查是早期发现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关键。一般建议 20 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 5 年进行一次空腹血脂检查;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人群,应缩短检查间隔时间,每年进行一次血脂检查。例如,一位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史的年轻人,从 20 岁起就开始每年进行血脂检查,在 25 岁时发现甘油三酯水平有轻度升高,通过及时调整生活方式,避免了甘油三酯水平的进一步升高。早期发现甘油三酯水平的异常,可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止疾病的进展。

全面健康评估

除了血脂检查外,定期的全面健康评估也很重要。包括测量血压、血糖、体重、腰围等指标,评估是否存在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例如,通过测量腰围可以判断是否存在中心性肥胖,中心性肥胖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密切相关。如果在体检中发现多个危险因素,应制定综合的预防和干预方案,如减肥、控制血压、血糖等,以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高甘油三酯血症虽然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它对健康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通过有效的发现、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其对心血管系统及其他器官的损害,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健康长寿。公众应提高对高甘油三酯血症的认识,积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妙手买药

妙手皮肤科医患交流群

妙手医生

妙手医生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