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
作者:李冬华 北京航天总医院
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以黑质部位为主的多巴胺能神经源的进行性丢失以及残存神经源内路易包涵体的形成。主要临床特征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反射障碍。一、临床表现1.流行病学 世界各国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变动在 10~405/10万人口之间,平均大约为103/10 万人口。帕金森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0 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大约 1%患有此
病。男女患病比例接近1:1或男性略多于女性。2.起病 帕金森病的平均发病年龄大约 55~60 岁。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一侧上肢的静止性震额(60%~70%),其次可表现为一侧上肢的笨拙、步行困难、动作迟缓等。部分患者也可以非特异性症状起病,如疲乏、抑郁、肩背痛等。
3.主要症状和体征(1)震顿:典型帕金森病的震颤为静止性震颤,开始于一侧上肢,初为问断性,安静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消失,在紧张时震颤加重,入睡后消失。人约几个月到数年后袁颤累及对侧或下肢,也可累及舌、唇及下颌。震颤频率大约 4~6Hz,典型的为搓丸样,也可为摆动样。也可以表现为姿势性或运动性震颤。
(2)肌强直:指锥体外系病变引起的肌张力升高,可以是齿轮样,也可是铅管样,累及四肢、躯干、颈部以及面部,肩带肌和骨盆带肌肉受累更显著。由于这些肌肉的强直,常出现特殊的姿态,头部前倾,躯干俯屈,上肢肘关节曲屈,前内收,腕关节伸直(路标现象),
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对掌(猿手)。下肢髋关节和膝关节略弯曲。(3)运动迟缓:由于随意运动的减少以及运动幅度的减少,导致启动困难和动作缓慢,加上肌张力增高,可以引起一系列运动障碍,最初表现为精细活动困难如扣纽扣、系鞋带、使用家用工具如螺丝刀、写字(小写症)等困难,以及行走时上肢摆动减少。由于面肌活动减少可出现瞬日减少,面具脸;由于口咽部肌肉运动迟缓可以出现言语缓慢,语音低沉、单调,流涎,吞咽困难,呛咳等。步态障碍是PD最突出的表现,最初表现为下肢拖曳:蹭地、上肢摆动减少,随病情进展出现步幅变小、步伐变慢,启动困难,但启动后以极小的步幅问前冲,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步或转弯,称为“慌张步态”。随病情进展,PD 患者由于起床、翻身、
行走,进食等活动困难而显著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导致残疾。(4)平衡障碍:指患者站立或行走时不能维持身体平衡,或在突然发生姿势改变时不能作出反应(姿势反射障碍)。检查时令患者睁眼直立,两腿略分开,作好准备,检查者用双手突然向后拉患者双肩,正常人能马上恢复直立位,有平衡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出现明显的后倾,轻者可自行恢复,重者不扶可能摔倒或站立时不能维持平衡。一般出现在病程中后期,是帕金森病晚期患者跌倒及限制于轮椅或卧床的主要原因。4.其他症状及体征 在怕金森病病程的不同阶段还可出现其他一些症状和体征,包括自主神经症状(顽固性便秘,出汗异常,性功能障碍,脂溢性皮炎,体位性低血压),认知、情感和行为症状(抑郁、幻觉安想、谵安、认知障碍或痴呆),睡眠障碍,体重减轻等。5.帕金森病没有特异性的影像学(CT、MRI)和生物学指标改变,最近研究表明,采用 SPECT和 PET 进行多巴胺转运体(DAT)、DA神经递质水平以及 DA 受体(DAR)功能显像可以提,高临
床诊断的正确率,但目前这些方法尚未应用于临床。6.与长期服用左旋多巴治疗有关的并发症 自70年代以来,左旋多巴制剂作为PD治疗的金标准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多数患者(大约 75%)在服用左旋多巴制剂大约2~5年后,出现明显的以疗效衰退、症状波动以及多动为特征的并发症,称为左旋多巴长期治疗综合征,给进一步的治疗带来很大困难。主要表现包括:
(1)运动波动
1)晨僵:早晨第一次服药前明显的运动不能。
2)剂末衰竭:每次服药后药效维持时间较以往缩短。3)不可预测的哀竭:对左旋多巴的反应差且不与服药时间有明显关联4)开/关现象:可动的“开”状态和不可动的“关”状态间不可预测的波动。5)长时程波动:可持续数大至数周,包括经前期恶化见于许多早发型女性病人。后期戒断衰退:长期用左旋多巴后停用,虽然左旋多巴半衰期短,也会在戒断后出现的明显衰退,之后2周再次出现第二次戒断衰退。
(2)异动症:绝大部分服用左旋多巴的病人会发生异动症,表现为舞蹈样运动,可累及肢体、口舌、颈、躯干,有时累及腹部:肌张力障碍和肌阵孪在有些病人中也很突出。常见的异动症类型有:
1)峰偵期异动症:反映了纹状体多巴胺水平过高。最多见于慢性左旋多巴治疗和病情严重者。
2)早晨足部肌张力障碍:约 1/3 的长期用左旋多巴病人发生。主要见于晨醒、首次服药前,可能与多巴胺受体刺激低水平有关。
3)双相性异动症:见于服用一个常规剂量后,在转为“开”状态时出现异常不自主运动,然后疗效出现,在转为“关”状态时再次出现异常不自主运动。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