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
作者:杨红英 大兴区人民医院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引发的并发症众多,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便是其中较为常见且危害较大的一种。它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了解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发现方法、治疗措施以及预防手段,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一、如何发现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早期症状往往较为隐匿,容易被忽视。感觉异常通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感到手脚麻木,这种麻木感起初可能较轻,仅在夜间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时出现,随着病情发展,麻木感会逐渐加重,甚至在白天也持续存在。刺痛感也是常见症状,就像有针在皮肤上轻轻扎刺一样,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灼烧感,仿佛手脚被火烧一样,这些异常感觉在肢体的远端,如手指、脚趾更为明显。
运动功能障碍也是重要的表现。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肢体力量减弱,例如,走路时抬脚困难,上楼梯费力,手部抓握东西的力量也不如从前,难以完成一些精细动作,如写字、系扣子等。此外,还可能出现肌肉萎缩,尤其是小腿和足部的肌肉,表现为肢体变细。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糖尿病患者应高度警惕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可能。及时就医后,医生会进行详细的问诊,了解糖尿病的病程、血糖控制情况以及症状出现的时间和发展过程。体格检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医生会重点检查患者的感觉功能,通过针刺、触摸等方式测试患者对不同刺激的感知能力;检查运动功能,评估肌肉力量和肌肉张力;还会检查腱反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常出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辅助检查对于明确诊断至关重要。神经电生理检查是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检测神经传导速度,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通常会出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这能准确反映神经受损的程度和范围。此外,还可能进行定量感觉测试,通过特殊的仪器精确测量患者对温度、振动等感觉的阈值,有助于早期发现轻微的神经病变。血液检查也很关键,除了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反映糖尿病病情的指标外,还会检查维生素 B12、甲状腺功能等,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原因。
二、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治疗
(一)控制血糖
严格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基础。只有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才能延缓神经病变的进展。患者应遵循医生制定的降糖方案,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胰岛素等。同时,要注意饮食控制,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取,如多吃蔬菜、全谷物等。适当运动也必不可少,每周应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不仅有助于降低血糖,还能增强体质。
(二)药物治疗
营养神经药物:维生素 B12 及其衍生物甲钴胺是常用的营养神经药物。它可以促进神经髓鞘的合成,修复受损的神经,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一般口服剂量为每次 0.5 毫克,每天 3 次,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也可以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每周 2 - 3 次。
改善微循环药物: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常伴有神经微循环障碍,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可以增加神经的血液供应,促进神经修复。如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它能激活激肽原,产生激肽,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一般每次口服 120 - 240 单位,每天 3 次。
止痛药物:对于有明显疼痛症状的患者,止痛药物可以缓解痛苦。常用的有普瑞巴林,它能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减轻疼痛信号的传递。初始剂量可为每次 75 毫克,每天 2 次,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和疼痛缓解情况,可逐渐增加剂量至每次 150 毫克,每天 2 次。
(三)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以辅助药物治疗,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按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通过按摩肢体,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患者可以自行或由家人帮助,每天对四肢进行 15 - 20 分钟的按摩,从肢体远端向近端进行,手法要轻柔。热敷也有一定效果,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在疼痛或麻木的部位,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2 - 3 次,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此外,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也是一种有效的物理治疗手段,通过电极片将特定频率的电流作用于皮肤,刺激神经,减轻疼痛,每周可进行 2 - 3 次,每次 20 - 30 分钟。
三、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预防
(一)严格控制血糖
从糖尿病确诊的那一刻起,就要将血糖控制放在首位。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不要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影响血糖的稳定。
(二)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至关重要。合理饮食,均衡营养,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 B 族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瘦肉、豆类等,这些营养素对神经健康有益。适量运动,除了有氧运动外,也可以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如举哑铃、做俯卧撑等,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代谢水平。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对神经造成损害,加重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风险。
(三)定期筛查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神经病变的筛查,尤其是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包括神经电生理检查、感觉功能测试等,以便早期发现神经病变的迹象,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虽然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但通过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和有效预防,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患者要增强自我管理意识,与医生密切配合,共同应对这一挑战。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