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
作者:高蕾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一、引言
高脂蛋白(a)血症是一种相对较为隐匿但却可能对心血管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脂质代谢紊乱疾病。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其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了解这种疾病的发现途径、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对于维护公众健康具有关键意义。二、高脂蛋白(a)血症的发现
(一)常规体检筛查
许多人最初发现高脂蛋白(a)血症是在常规的血脂检查中。血脂检查项目通常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部分较为全面的检查套餐会涵盖脂蛋白(a)[Lp(a)] 这一指标。当 Lp(a)水平超出正常范围(不同检测方法正常范围略有差异,一般认为高于 30mg/dL 或 0.78mmol/L 需关注)时,就可能提示存在高脂蛋白(a)血症。例如,一位 45 岁的男性在单位组织的年度体检中,发现除了 LDL-C 略高于正常上限外,Lp(a)水平达到了 50mg/dL,这就需要进一步评估其心血管疾病风险,因为高 Lp(a)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二)家族遗传倾向与早期监测
高脂蛋白(a)血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成员患有早发性心血管疾病(男性小于 55 岁,女性小于 65 岁),尤其是已知存在高脂蛋白(a)血症的情况,那么其他亲属就应该尽早进行脂蛋白(a)的检测,甚至可以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定期筛查血脂相关指标,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血脂异常问题。例如,一个家族中父亲在 50 岁时发生心肌梗死,且被诊断为高脂蛋白(a)血症,其子女从 20 岁起就开始每年进行血脂检查,包括 Lp(a)检测,这有助于在疾病早期采取干预措施。
(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进一步排查
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医生通常会进行更为详细的血脂代谢评估,除了常见的血脂指标外,也会检测 Lp(a)。因为高脂蛋白(a)血症可能在这些患者的病情进展中起到促进作用。研究发现,在部分心肌梗死患者中,约 20% - 30% 存在 Lp(a)水平显著升高,且升高的 Lp(a)与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相关。通过检测 Lp(a),可以为这些患者制定更精准的二级预防方案。
三、高脂蛋白(a)血症的治疗
(一)生活方式干预:基石作用
饮食调整: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是关键。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等,应尽量用不饱和脂肪酸替代,如橄榄油、鱼油等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食物,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例如,每日保证摄入 500 克蔬菜、200 克水果以及 50 - 100 克全谷物,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固醇吸收,对降低脂蛋白(a)水平有一定辅助作用。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速度约 100 - 120 步 / 分钟)、慢跑、游泳等,也可以结合适量的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运动能够提高身体代谢率,增加脂肪消耗,改善脂质代谢状况,有助于控制体重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间接对高脂蛋白(a)血症产生有益影响,即使它对 Lp(a)水平的直接降低作用可能相对有限。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增加炎症反应,不利于血脂代谢,戒烟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对于高脂蛋白(a)血症患者尤为重要。过量饮酒会升高甘油三酯水平,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应不超过 25 克,女性不超过 15 克(相当于啤酒 750ml、葡萄酒 250ml、38 度白酒 75g、高度白酒 50g)。
(二)药物治疗:精准出击
他汀类药物:虽然他汀类药物主要作用是降低 LDL-C,但部分研究表明,在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同时,对于高脂蛋白(a)血症患者,他汀类药物也可能带来一定益处,可能通过抗炎、稳定斑块等机制发挥作用,尽管其对 Lp(a)水平的降低幅度并不显著(通常不超过 10%)。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血脂水平、肝肾功能、药物耐受性等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种类,一般每晚服用一次。
依折麦布:对于单用他汀类药物血脂控制不佳,尤其是 LDL-C 和 Lp(a)水平仍较高的患者,可联合依折麦布治疗。依折麦布通过抑制肠道内胆固醇吸收,进一步降低血脂水平,可使 LDL-C 水平额外降低 15% - 20% 左右,对 Lp(a)也可能有轻度降低作用,与他汀类药物联用可增强降脂效果,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PCSK9 抑制剂:对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合并高脂蛋白(a)血症,或心血管疾病高危且经过他汀类药物及依折麦布治疗后仍未达标(如 LDL-C 和 Lp(a)水平持续偏高)的患者,PCSK9 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治疗选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 PCSK9 蛋白,促进肝脏 LDL 受体循环利用,加速 LDL 清除,可显著降低 LDL-C 水平(降低幅度可达 50% - 70%),同时对 Lp(a)水平也有一定降低作用(约 20% - 30%),但价格相对昂贵,且需皮下注射给药,通常每 2 - 4 周注射一次,目前主要用于极高危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强化降脂治疗。
新型降脂药物研发前景:目前有一些针对脂蛋白(a)的新型药物正在研发中,如反义寡核苷酸类药物,其通过抑制肝脏合成脂蛋白(a),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能够显著降低 Lp(a)水平,有望为高脂蛋白(a)血症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但这些药物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审批。
四、高脂蛋白(a)血症的预防
(一)健康生活方式从娃娃抓起
儿童时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高脂蛋白(a)血症及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鼓励儿童多进行户外活动,减少久坐时间,如每天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时间不超过 2 小时,保证每天至少 1 - 2 小时的户外活动,如踢球、跳绳等。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零食的摄入,从小建立均衡饮食的观念,增加蔬菜、水果、牛奶、鱼类等富含营养食物的摄取,避免儿童肥胖的发生,因为肥胖是血脂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为成年后的心血管健康奠定基础。
(二)定期体检与血脂监测
成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一般建议 30 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血脂检查。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体检频率可适当增加,如每半年一次,以便及时发现血脂异常,尤其是脂蛋白(a)水平的变化,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如生活方式调整或必要时的药物治疗,阻止疾病的进展。
(三)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维护
长期的精神压力与不良情绪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脂质代谢,导致血脂异常。学会有效的压力管理方法,如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练习等缓解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长期积累,对于维持正常的血脂水平和心血管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每天进行 15 - 20 分钟的冥想练习,有助于放松身心,调节代谢,降低血脂异常的风险,预防高脂蛋白(a)血症的发生。
五、结语
高脂蛋白(a)血症虽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通过提高对其的认识,从早期发现、合理治疗到积极预防等多方面入手,我们能够有效地降低其对心血管健康的潜在威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以及关注家族遗传因素等,都是我们预防和管理这一疾病的有力武器,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远离心血管疾病的困扰,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妙手皮肤科医患交流群
妙手医生App
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