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妙手医生大药房! 注册
网站导航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手机版
  • 扫一扫

    扫一扫
    妙手购药更方便

  • 扫一扫

    扫一扫
    下载妙手医生

首页 > 医生头条> 医疗资讯新闻> 线虫和脑囊虫病

线虫和脑囊虫病

妙手医生

发布时间:2025-04-01阅读量:100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作者:刘刚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人感染某些线虫可引起神经系统损害,诊断常是依据血嗜酸性细胞增多及有一可能的中间宿主暴露史推测,确诊依据血清学检查和活检。治疗精要:
(一)弓蛔虫病
普通的犬弓蛔虫偶尔可以感染人类(常是卫生条件差的婴儿和儿童)而引起皮疹、发热、咳嗽、嗜酸粒细胞增高、肝脾肿大、肺浸润和眼炎。偶尔因脑受累出现癫痫发作。诊断依据血清学检查或感染组织的活检。
(二)旋毛虫病
本病是摄入未经煮熟而含有旋毛线虫幼虫包囊的猪肉而患病,主要流行于欧美,我国少见,在云南和西藏等地有过发病。其诊断要点如下:;
1.有进食过未煮熟的猪肉史。
2.发热、体温可高达 40℃,而睑水肿(眼睑水肿显著),全身肌肉疼痛,皮肤出现荨麻疹或斑丘疹,心脏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表现。
3.在感染后 2~3周,可出现脑膜炎和脑炎的临床症状,严重者在发病后5~6 周可能死亡。
4.脑脊液检査仅有白细胞轻度增高,有时可发现病原体幼虫,周围血象嗜酸粒细胞增多。
肌肉活检和血液中可发现幼虫。
(三)颚口线虫病
在东南亚此病通过寄生于半熟的新鲜水鱼、鸭和鸡而传播。表现为皮肤游走性水肿,"此虫游走到神经系统时可以引起脑膜炎、严重的根痛和脊髓炎。脑炎、脑神经麻痹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少见,脑脊液嗜酸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糖正常或低、蛋白增高。颚口线虫病可用乙胺嗪治疗,可治愈。
(四)血管圆线虫病
此病可因吃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蜗牛、新鲜水软体动物、甲壳纲和鱼而患。它可引起啫酸粒细胞性脑膜炎,表现为严重头痛、恶心和呕吐,脑病和脑神经损害不常见。脑脊液与颚口线虫病相似,且偶尔可见到幼虫,其检出率可为2.5%~10%(2006 年夏季北京等地曾因食
用福寿螺而发病流行)。治疗精要:治疗上目前尚无特殊有效药物,可试用苯咪唑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本病预后大多数良好,一般可在 4~6周自行缓解或痊愈,少数患者可有后遗症如失明及瘫痪。极严重的病例亦可死亡。
脑囊虫病
本病是由猪绦虫的幼虫感染引起的,在气候温和的国家很少出现。在我国的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及东北地区。猪肉绦虫侵犯人体组织并包于囊内,特别是侵犯脑,患者常无症状或在很多年后出现症状。
(一)诊断精要
1.居住于流行病区。
2.临床特征 本病神经系统症状是脑实质囊肿占位效应、脑室内囊肿阻塞脑脊液流动或颅底脑膜炎症所致。临床分4型:
(1)脑实质型:临床症状与包囊位置有关,皮质包囊可引起全身性或部分性癫痫发作,突然或缓慢出现偏瘫、感觉缺失、偏育和失语等;小脑包囊引起共济失调,血管受累可引起脑欢中。
(2)蛛网膜(或脑膜)型:脑膜包囊破裂或死亡可引起头痛、交通性脑积水和脑膜炎等表现。(3)脑室型:第三、四脑室内包囊阻塞脑脊液循环,可引起梗阳性脑积水。脑室内包囊移动产生球状活瓣作用,突然阻塞第四脑室正中孔,引起颅内压突然增高,导致布龙征发作,表现眩晕、呕吐、意识障碍。
(4)脊髓型:罕见
3.实验室检查
(1)CT 扫描,单个或常常是多发的低密度区域(直径 5mm 左右),强化 CT 可使之加强,并见周围水肿带,可发生钙化,但颅骨X线片很难发现。
(2)脑脊液可显示有非特异性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增多,偶可有嗜酸粒细胞增多,同时有脑脊液蛋白增高。囊虫间接血凝试验或其他囊虫免疫试验具有特异性。
(3)大腿的X线检查可显示钙化的囊虫,但这只是慢性及不活动性病变。
(4)血清学检查并不可靠。
(5)脑或皮下结节活检发现囊虫对确诊是必要的。
(二)治疗精要
分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一般用药物治疗,活动期可用吡酮治疗,一般主张 10天治疗方案。对有神经系统症状的脑积水则需于术治疗,或有时对局限病灶及单个囊虫等也可手术切除。
处方选择:吡喹酮按 180mg/kg计算的总量,然后求出一天的量,分3次口服,共用10 天。
(三)经验指导
治疗期间可发生药物杀虫引起的异质蛋白过敏反应,表现为头痛加重、多睡和癫痫发作、脑脊液细胞增多,但可以缓解。副作用包括:消化不良、恶心、腹泻、发热和瘙痒。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