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
作者:方丽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一)治疗
1.急性脑出血的急救原则
预防额外失血;减少颅内压力;控制脑组织水肿;保障生命机能并预防合并症的发生。
具体措施是:
(1) 静卧休息时,应确保床头适当抬高,并尽量限制不必要的移动,以促进身体的恢复与舒适。通常情况下,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大约三到四周的时间。
(2) 确保呼吸道的畅通,在脑出血发生后的最初五分钟内,对于维持生命至关重要。鉴于患者舌根后坠可能引发呼吸道阻塞进而导致窒息的风险,确保呼吸道的畅通至关重要。为此,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松开患者的衣领,以便于气道的自由开放;移除义齿,避免其阻碍呼吸;指导患者采取侧卧位姿势,同时确保头部处于后仰状态,这有助于促进口腔分泌物的自然排出,并减少误吸的风险;应随时准备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以防其进一步堵塞呼吸道。一旦出现窒息迹象,应立即采取行动,迅速清理口腔内残留物,并实施有效的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以期尽快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功能。
(3) 针对烦躁不安或癫痫患者,合理施用镇静、止痉及止痛药物至关重要,以有效控制症状并提供必要的缓解。
(4) 针对血压偏高的脑出血患者,可采用小剂量利舍平(利血平)进行治疗,或者选择25%硫酸镁溶液10毫升进行深部肌肉注射;对于意识状态清醒的患者,则应给予口服降压药物以控制血压。
(5) 若患者于狭窄空间内突发状况,应迅速采取措施,将其转移至更为开阔的环境,以确保施救过程的顺利与安全。遵循基本原则至关重要,即在搬运过程中应避免头部发生震动,确保头部处于水平状态,以防可能阻塞呼吸道的风险。
(6) 针对血肿体积较小且未出现显著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其治疗策略主要依托于内科的基础疗法,通常在适当情况下会提前引入旨在优化脑部血液循环的药物,同时倾向于使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制剂,以促进局部血流恢复和减轻炎症反应。伴发脑水肿、 针对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应采取积极且合理的脱水治疗策略,以有效管理脑组织水肿,减轻颅内压力,从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并预防潜在的并发症。
(7) 针对血肿显著增大且中线结构发生明显移位的情况,通常建议采取及时的外科干预措施。在应对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过程中,适时采取紧急手术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策略之一。据某些学者的研究,血肿在病理损害过程中扮演着启动与核心角色,其所引发的缺血水肿体积往往能膨胀至血肿的数倍之多。鉴于此,他们极力倡导应采取早期手术策略,特别是在疾病发作后的6小时内实施手术,此举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后续损害的发生,显著提升救治的成功率,并有效降低残疾风险,从而实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8) 止血药物种类繁多,其中常见选择包括酚磺乙胺(止血敏)与氨甲苯酸(抗纤溶芳酸),以及维生素K等营养素类药物,这些均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用于控制出血症状。对于止血药物的应用,应严格控制剂量,避免过量,并且应谨慎选择种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副作用或治疗效果的分散。
(9) 强化护理措施,确保呼吸道的顺畅流通至关重要,这包括定期变换体位、实施背部叩击等操作,旨在预防诸如肺炎及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针对生命体征的关键监测,应集中于意识状态、瞳孔大小、血压水平、脉搏频率以及呼吸节律的持续评估,初始阶段建议每半小时进行一次测量,待病情稳定后,监测间隔可适当延长至2到4小时一次,并确保所有观测数据均得到详尽记录。
(10) 针对紧急情况,若患者出现意识状态显著恶化或表现出躁动不安,双侧瞳孔大小不一,对光线刺激反应减退,伴随脉搏减缓与血压升高现象,这均是脑疝形成的重要征兆,此时应立即启动紧急救治措施。
2.急性期一般治疗
(1) 确保呼吸道畅通是管理昏迷患者的关键措施之一:应采用头侧位而非仰卧位,以预防舌体后坠并避免气道阻塞的风险。针对患者,应适时采取翻身拍背措施,促进痰液有效排出,并频繁进行吸痰操作,必要时可采用雾化吸入技术,以增强痰液的湿润度。若观察到存在呼吸道阻塞的迹象,应立即实施气管切开手术,以防因缺氧状况加剧而导致脑水肿的恶化。能够吸入含有5%二氧化碳的氧气,建议采取间歇性的吸入方式,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纯氧环境中,因为纯氧吸入过久可能导致脑血管痉挛,并存在引发氧中毒的风险。
(2) 维持营养与水电解质平衡的关键策略包括:在疾病初期的1至2日内实施禁食,以减少胃肠道负担;每日输液量应控制在1500至2000毫升之间,并密切监测出入量以确保体内水分与电解质的动态平衡。同时,应适时使用大剂量脱水剂来调节体液状态,但在此过程中,特别强调了钾元素补充的重要性,以防因脱水治疗导致的低钾血症,从而保障患者的整体健康与恢复进程。必须警惕并妥善处理酸中毒、非酮症糖尿病性昏迷以及高渗性昏迷等并发症,确保有效预防与针对性治疗措施的实施。对于处于昏迷状态或无法自主进食的患者,自第三日起,应实施胃管鼻饲法,提供流质营养支持,以确保其基本生命机能所需的能量与营养得到充分补给。合理控制液体摄入量极为重要,通常每日不应超过2500毫升;若遇有高热、呕吐、多汗或过度利尿等情况,应根据具体需要适度调整,以确保充分的水分补给。为了预防高糖摄入,应优先考虑使用脂肪乳剂注射液(脂肪乳)、人血白蛋白、氨基酸或能量合剂等替代品,特别是在需要补充营养支持的情况下。
(3) 强化护理措施对于脑出血患者至关重要,因其疾病进程迅速且病情严重,往往伴随着较高的死亡风险。针对急性期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① 严格监控病情演变:此涉及对患者的意识水平、瞳孔动态、有无呕吐现象以及血压与体温波动的持续监测。② 预防并发症:在急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与预后管理中,有效预防并发症成为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预防尿路感染与褥疮的管理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关注点。
妙手皮肤科医患交流群
妙手医生App
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