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妙手医生大药房! 注册
网站导航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手机版
  • 扫一扫

    扫一扫
    妙手购药更方便

  • 扫一扫

    扫一扫
    下载妙手医生

首页 > 医生头条> 医疗资讯新闻> 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及康复训练

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及康复训练

妙手医生

发布时间:2025-04-08阅读量:173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作者:范寅泰 北京安定医院

引言

 

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其病理特征为脑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进行性退变和死亡,导致脑内多巴胺水平显著降低,进而引发一系列运动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使患者行走、穿衣、进食等日常活动变得困难;非运动症状如嗅觉减退、睡眠障碍、抑郁、便秘等,也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身心负担和经济压力。因此,综合有效的治疗和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对于改善患者病情、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

 

药物治疗

 

1. 左旋多巴及复方制剂:左旋多巴是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核心药物,它能够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在脑内转化为多巴胺,补充脑内多巴胺的不足,从而有效改善运动症状。为了减少左旋多巴在外周的代谢,常与多巴脱羧酶抑制剂(如卡比多巴、苄丝肼)组成复方制剂,如多巴丝肼片、卡左双多巴控释片等。复方制剂可提高左旋多巴进入脑内的比例,减少其用量和外周不良反应。一般从小剂量开始服用,根据患者的症状控制情况和不良反应逐渐调整剂量。长期使用左旋多巴可能出现疗效减退、开关现象、异动症等并发症,需要密切观察并调整治疗方案。

 

2.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罗匹尼罗等,可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发挥类似多巴胺的作用。这类药物不仅能改善运动症状,还对非运动症状(如抑郁、睡眠障碍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与左旋多巴相比,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起效较慢,但作用时间较长,且较少引起异动症。可作为早期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单药治疗,也可与左旋多巴联合用于中晚期患者,以减少左旋多巴的用量和并发症。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嗜睡、体位性低血压等。

 

3. 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司来吉兰、雷沙吉兰等属于此类药物,它们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B的活性,减少多巴胺的降解,从而增加脑内多巴胺水平。这类药物可改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运动症状,尤其适用于早期轻度患者,能延缓疾病进展。司来吉兰与左旋多巴合用时,还可增强左旋多巴的疗效,减少其用量。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可能出现失眠、口干、恶心等症状,与5 -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合用时可能增加5 - 羟色胺综合征的风险。

 

4. 金刚烷胺:具有促进多巴胺释放、阻断谷氨酸受体等作用,对帕金森综合征的震颤、强直和运动迟缓均有一定疗效。尤其对异动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作为左旋多巴导致异动症患者的辅助治疗药物。金刚烷胺起效快,但疗效维持时间相对较短,一般在用药数天至数周内即可见效。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失眠、下肢网状青斑等,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

 

手术治疗

 

1.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这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综合征最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通过在大脑特定核团(如丘脑底核、苍白球内侧部)植入电极,连接神经刺激器,发放电脉冲刺激这些核团,调节神经环路的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如震颤、强直、运动迟缓等。DBS具有微创、可逆、可调节等优点,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药物用量及其副作用。但手术有一定风险,如颅内出血、感染、电极移位等,且费用较高,需要严格筛选适应证,一般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出现严重药物并发症的中晚期患者。

 

2. 神经核毁损术:如苍白球毁损术、丘脑毁损术等,通过破坏大脑内与帕金森综合征症状相关的神经核团,来改善症状。虽然神经核毁损术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运动症状,但由于其不可逆性,且可能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言语障碍、吞咽困难等),目前已较少单独使用,仅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患者不适合DBS手术时,谨慎选择。

 

其他治疗

 

1. 心理治疗: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可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调整心态,应对疾病带来的各种心理压力,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和生活信心。同时,抗抑郁、抗焦虑药物(如选择性5 -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苯二氮䓬类药物等)也可根据患者情况合理使用,以改善心理症状。

 

2. 中医治疗:中医中药在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作用。一些中药方剂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可能对缓解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有一定帮助。此外,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也可改善患者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如针刺百会、四神聪、风池、合谷、太冲等穴位,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震颤、肌肉强直等症状,但中医治疗通常作为辅助手段,与西医治疗相结合。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原则

 

1. 早期介入原则:在疾病诊断明确后,应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即使在疾病早期症状较轻时,康复训练也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延缓疾病进展对身体功能的影响。

 

2. 个性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状况、运动功能障碍特点以及并发症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每个患者的症状表现和身体基础不同,康复训练的重点和方法也应有所差异,以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

 

3. 循序渐进原则:康复训练的强度和难度应逐渐增加,从简单的基础训练开始,逐渐过渡到复杂的功能性训练。避免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训练,以免患者因无法承受而产生挫折感或导致身体损伤,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逐步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康复训练方法

 

1. 运动功能训练:

 

◦ 关节活动度训练: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常出现肌肉强直,导致关节活动受限。通过主动或被动的关节活动训练,如上肢的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旋转,肘关节屈伸,腕关节屈伸和旋转等;下肢的髋关节屈伸、内收、外展、旋转,膝关节屈伸,踝关节背屈、跖屈和旋转等,每个关节活动重复10 - 15次,每天进行3 - 4组,可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预防关节挛缩。

 

◦ 平衡训练:平衡障碍是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常见的问题,容易导致跌倒。可通过单脚站立、平衡板训练、太极拳等方式进行平衡训练。例如,单脚站立时,先从睁眼单脚站立开始,逐渐过渡到闭眼单脚站立,每次站立时间从数秒逐渐增加到30秒以上;平衡板训练时,患者站在平衡板上,通过调整身体姿势保持平衡,每次训练15 - 20分钟,每天2 - 3次。太极拳以其缓慢、连贯、重心转移的特点,对改善平衡能力有独特作用,患者可跟随专业指导进行练习。

 

◦ 步态训练:针对患者常见的小碎步、慌张步态等问题,进行步态训练。患者在平坦的地面上,先进行原地踏步练习,要求抬高腿部,每次踏步尽量保持相同的高度和节奏,然后进行缓慢行走练习,行走时强调脚跟先着地,再过渡到脚掌,步幅要尽量大,双臂自然摆动,可在地面上设置标记,如每隔一定距离放置一个小障碍物或画一条线,帮助患者控制步幅和节奏。每次训练30 - 60分钟,每天2 - 3次。

 

2. 肌肉力量训练:

 

◦ 等长收缩训练:在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进行肌肉的收缩练习,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患者仰卧位,双腿伸直,大腿肌肉用力绷紧,保持5 - 10秒后放松,每组10 - 15次,每天3 - 4组,可增强肌肉力量,同时避免对关节造成过大压力。

 

◦ 等张收缩训练:使用弹力带、哑铃等器械进行肌肉的抗阻训练。如手持较轻的哑铃进行上肢肌肉力量训练,或使用弹力带进行下肢肌肉抗阻训练,每组10 - 15次,每天3 - 4组,随着肌肉力量的增强,逐渐增加训练的重量和难度。例如,进行上肢弯举练习时,手持哑铃,缓慢弯曲手臂,感受肱二头肌的收缩,然后缓慢放下。

 

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 穿衣训练:选择宽松、容易穿脱的衣物,先从简单的上衣穿脱开始训练,指导患者如何将手臂伸进袖子,如何扣扣子或拉拉链等,逐渐增加难度,练习穿脱裤子、鞋袜等。训练过程中,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帮助,但尽量鼓励患者自己完成。

 

◦ 进食训练:根据患者的手部功能和吞咽情况,选择合适的餐具和食物。对于手部震颤明显的患者,可使用加重手柄的餐具,便于握持;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调整食物的质地,如将食物切碎、煮烂,避免食用大块、干燥或粘性大的食物,进食时保持坐姿,缓慢进食,防止呛咳。

 

◦ 洗漱训练:帮助患者适应使用辅助工具,如在洗手池旁安装扶手,便于患者起身;使用电动牙刷、防滑肥皂等,方便患者进行洗漱活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4. 言语和吞咽功能训练:

 

◦ 言语训练: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常出现言语障碍,如声音低沉、语速过快或过慢、发音不清等。通过呼吸训练,如深呼吸、腹式呼吸练习,增强呼吸肌力量,为发声提供充足的气流;进行发音训练,从简单的元音、辅音开始,逐渐过渡到单词、句子,如反复练习“aoe”“bpm”等,要求患者发音清晰、响亮,逐渐增加音量和语速的控制练习;还可进行朗读、唱歌等训练,改善言语流畅性和表达能力,每次训练20 - 30分钟,每天3 - 4次。

 

◦ 吞咽训练:对于有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首先进行口腔肌肉训练,如鼓腮、吹气、伸舌、卷舌等动作,增强口腔肌肉力量;然后进行吞咽动作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空吞咽、吞咽唾液练习,逐渐过渡到吞咽不同质地的食物,如糊状食物、半流质食物等。吞咽训练时,患者应保持舒适的体位,如坐直或半卧位,避免在进食时说话或大笑,防止误吸。

 

康复训练注意事项

 

1. 训练前评估:在开始康复训练前,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运动功能、心理状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平衡能力、步态分析、言语和吞咽功能等,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

 

2. 训练中的监测:在训练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疲劳、疼痛、头晕、心慌、呼吸急促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训练,让患者休息,并查找原因。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适时调整训练强度、时间和方法,确保训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训练后的护理:训练后可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肌肉按摩、温水浴等,缓解肌肉疲劳。鼓励患者补充水分,保持充足的休息,保证睡眠质量,以促进身体恢复。同时,定期对患者进行复查和评估,根据康复进展调整训练方案。

 

结论

 

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综合的过程,需要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心理治疗、中医治疗以及康复训练等多方面协同配合。药物和手术治疗能有效控制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康复训练则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对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起着关键作用。通过遵循科学的康复训练原则,进行个性化、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并注意训练过程中的各项事项,患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改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康复理念的不断更新,相信会有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康复手段应用于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更好的生活体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妙手买药

妙手皮肤科医患交流群

妙手医生

妙手医生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