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妙手医生大药房! 注册
网站导航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手机版
  • 扫一扫

    扫一扫
    妙手购药更方便

  • 扫一扫

    扫一扫
    下载妙手医生

首页 > 医生头条> 医疗资讯新闻> 遗传性周围神经病

遗传性周围神经病

妙手医生

发布时间:2025-04-08阅读量:107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作者:赵雪梅 门头沟区中医医院
腓骨肌萎缩症(PSA)是遗传性周围神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由Charcot、Marie 及 Tooth在 1886年首先系统描述,故称为Charcot-Marie-Tooth(CMT)病。由于运动神经源和感觉神经源均受累,多年前 CMT被归在“遗传性运动和感觉性神经病”(HMSN)的范畴,并根据其电生理学和病理改变分为2大组:HMSNI型(即CMTI型)和BSNI(即 CMTI型)型,2型均有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以及X连锁遗传的方式,近年由于致病基因的定位,倾向于称 CMT病。其发病率在美国为 1/2500,国内至1998年底已有600多例报道。本病多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或X连锁隐性遗传(主要见于近亲婚配子女),X连锁显性者罕见。原来在 HMSN 范畴中还有 Dejerine-Sottas 病(IMSNI型)和 Roussy-Levy 综合征(IMSNI型),根据最新分类,已将其归于CMT病。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982年 Bird 等发现部分CMTI型患者和1号染色体上的 Daffy 血型位点紧密连锁,首次将 CMTI型的致病基因确定在1号染色体:而在部分符合连锁遗传分离规律的 CMTI型患者的家系与1号染色体均未见连锁关系,他们称前者为CMTIB,后者为CMTIA,1989年证实CMTIA与n号染色体连锁。随后对其他类型 CMT的致病基因也进行了定位和分类。迄今,CMT已分为 CMT1、CMT2、CMT3、CMT4、CMTX等,各型又再分为若干亚型。最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CMTI型是本病的标准型,根据连锁分析该型又可分为CMTIA、CMTIB、CMTIC/.个亚类,它们的相关基因分别定位于17P11.2(CMTIA),1q22(CMTIB)和 10g21.1~22.2(CMTIC),称为周围髓鞘蛋白(PMP22)基因、髓鞘蛋白零(MPZ 或Pn)基因和早期生长反应-2(early growthresponse-2,Krox-20)基因,其基因产物分别为PMP 22蛋白、P0 蛋白和 ERG 2蛋白。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 CMTI的致病基因仍未发现。目前PMP22、MPZ及Cx32的突变分析是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的重要工具。
二、病理
周围神经轴突和髓鞘均受累,远端重。【型神经纤维呈对称性节段性脱髓鞘,部分髓销再生,Schwann 细胞增生与修复,形成“洋葱头”样结构,造成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Ⅱ型为轴突变性,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变不明显。三、临床表现
1.CMTI型(脱髓鞘型)儿童晚期或青春期发病。对称性周围神经进行性变性导致远端肌萎缩,开始是足和下肢,数月至数年可波及到手肌和前臂肌,拇长伸肌、趾长伸肌、腓骨肌和足固有肌等伸肌受累,屈肌基本正常,产生马蹄内翻足和爪形足畸形,常伴有脊柱侧弯、
弓形足、垂足及跨阈步态。检查可见小腿肌肉和大腿的下 1/3肌肉无力和萎缩,形似鹤腿状,足屈曲力减弱或丧失受累肢体腱反射消失。手肌萎缩,并波及前臂肌肉,变成爪形手。萎缩很少波及时以上部分或人腿的中上 1/3 部分。深浅感觉减退可从远端开始,呈手套、袜子样分布;可有自主神经
功能障碍和营养代谢障碍。病程非常缓慢,在很长时期内都很稳定,脑神经通常不受累。部分病人虽然存在基因突变,但无肌无力和肌萎缩,仅有弓形足或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有的甚至完全无临床症状。
2.CMTI型(轴索型) 发病晚,成年开始出现肌萎缩,部位和症状与】型相似,但程度较轻;脑脊液蛋白含量正常。
四、辅助检查
1.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 CMTI型运动 NCV 从正常的 50 米/秒减慢为 38 米/秒以下,
CMTII型 NCV接近正常。
2.肌活检显示为神经源性肌萎缩。
3.神经活检 CMTI型病理改变主要是脱髓鞘和施万细胞增生形成“洋葱头”;CMTⅡ型主要是轴突变性。神经活检还可排除其他遗传性神经病。
4.脑脊液通常正常,少数病例蛋白含量增高。
五、诊断
1.儿童期或青春期出现缓慢进展的对称性双下肢无力(重型12岁左右,2型 25 岁左右)。
2.“鹤腿”,垂足、弓形足,可有脊柱侧弯。
3.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伴有感觉障碍。
4.常有家族史。
5.周围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I型明显减慢,Ⅱ型正常或接近正常)。
6.神经活检 CMTI型病理改变主要是脱髓鞘和施万细胞增生形成“洋葱头”:CMTI型主要是轴突变性。神经活检还可排除其他遗传性神经病。
7.基因检测CMTIA(PMP22基因)重复或点突变等。
六、鉴别诊断
1.远端型肌营养不良症 四肢远端肌无力、肌萎缩、渐向上发展,需与 CMT鉴別;但该病成年起病,肌电图显示肌源性损害,运动传导速度正常可资鉴别。2.家族性淀粉样多神经病 临床较难区分,需借助神经活。
3.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进展相对较快,CSF 蛋白含量增多,强的松治疗效果较好。
4.慢性进行性远端型脊肌萎缩症 肌萎缩分布和病程类似 CMT病,但感觉一般不受累,EMG显示为前角损害,神经传导速度相对正常。
七、治疗
目前尚无特殊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垂足或足畸形可穿着矫形鞋。
八、预后
病程进展缓慢,预后好。大多数患者发病仍可存活数十年,对处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妙手买药

妙手皮肤科医患交流群

妙手医生

妙手医生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