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妙手医生大药房! 注册
网站导航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手机版
  • 扫一扫

    扫一扫
    妙手购药更方便

  • 扫一扫

    扫一扫
    下载妙手医生

首页 > 医生头条> 医疗资讯新闻>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发现、治疗与康复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发现、治疗与康复

妙手医生

发布时间:2025-04-01阅读量:124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作者:梁玉清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脊髓灰质炎,曾是令人恐惧的传染病,虽如今发病率大幅降低,但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仍困扰着部分患者。了解其发现、治疗与康复的方法,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一、如何发现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一)症状表现
肢体肌肉萎缩:这是常见症状,患病肢体的肌肉因神经受损,无法正常接收运动指令,逐渐失去活力,出现明显萎缩。比如腿部肌肉萎缩,会使腿部变细,与正常肢体形成鲜明对比。
肢体畸形:长期肌肉力量不均衡,导致骨骼生长和受力异常,引发肢体畸形。常见的有马蹄内翻足,即足部向下、向内翻转;还有膝关节屈曲畸形,使膝关节无法伸直,严重影响患者站立和行走姿势。
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受限,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自由活动。轻者可能只是肢体力量减弱,运动时容易疲劳;重者则可能完全丧失运动能力,只能依靠轮椅或拐杖行动。例如,上肢患病可能难以完成举物、抓握等动作。
感觉异常:少数患者还会有感觉方面的问题,如肢体麻木、刺痛或感觉减退。虽然这种情况相对运动障碍较少见,但同样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影响日常生活。
(二)医学检查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仔细检查患者肢体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肢体形态等,初步判断病情。比如,通过让患者进行抬腿、握拳等动作,评估肌肉力量;观察关节屈伸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畸形和活动受限。同时,检查腱反射,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状况。
影像学检查:X 射线检查能清晰显示骨骼的形态、结构和关节情况,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骨骼发育异常、畸形程度等。对于一些复杂的骨骼和关节问题,还可能需要进行 CT 或 MRI 检查,以更详细地观察骨骼、软组织和神经的状况。
肌电图检查:它可以检测肌肉的电活动,确定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通过肌电图,医生能判断神经损伤的程度和范围,了解肌肉是否存在失神经支配等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二、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治疗
(一)手术治疗
肌腱移位术:当某些肌肉因神经损伤失去功能时,可将其他功能相对正常的肌腱转移到需要的部位,替代失去功能的肌肉,以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例如,将健康的肌腱转移到足部,帮助纠正马蹄内翻足畸形,恢复足部的正常功能。
截骨矫形术:对于骨骼畸形较为严重的患者,通过截骨矫形术可以改变骨骼的形态和位置,纠正畸形。比如,对于膝关节屈曲畸形的患者,通过截骨手术调整骨骼角度,使膝关节能够伸直,改善患者的行走和站立功能。
关节融合术:如果关节严重受损,无法通过其他方法恢复正常功能,可考虑关节融合术。将病变关节的骨骼融合在一起,使关节固定,虽然会牺牲部分关节活动度,但能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减轻疼痛,提高肢体的功能。
(二)康复训练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按摩、牵引等。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按摩能帮助放松肌肉,防止肌肉萎缩,促进肌肉力量恢复;牵引则适用于一些存在关节畸形或骨骼移位的患者,通过牵引可以逐渐纠正畸形,改善肢体的力学结构。
运动训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训练方案。早期主要进行简单的关节活动训练,如屈伸、旋转等,预防关节僵硬。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增加肌肉力量训练,如使用哑铃、弹力带等进行抗阻训练,提高肌肉力量。还可以进行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行走和运动能力。
(三)辅助器具应用
矫形器:对于存在肢体畸形的患者,矫形器可以起到矫正和支撑的作用。例如,足踝矫形器可以帮助纠正马蹄内翻足,使足部保持正常的形态和位置;脊柱矫形器则可以用于矫正脊柱侧弯等畸形,减轻脊柱的压力。
拐杖和轮椅:对于肢体运动功能严重受损、无法独立行走的患者,拐杖和轮椅是重要的辅助器具。合适的拐杖可以帮助患者保持平衡,减轻肢体负担;轮椅则能让患者自由移动,扩大活动范围,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康复
(一)长期康复训练
家庭康复训练:患者出院后,家庭康复训练至关重要。家属要在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的康复训练。如定期进行肌肉按摩、关节活动训练等,每天坚持一定的时间和次数,巩固治疗效果。
社区康复支持:社区可以提供康复设施和康复指导,组织患者参加康复活动。例如,设立社区康复中心,配备康复器材,邀请专业人员定期进行康复讲座和指导,让患者在社区内就能得到持续的康复支持。
(二)心理康复
心理支持: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往往因肢体残疾,在生活和工作中面临诸多困难,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家属和医护人员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鼓励,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心理治疗:对于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患者,可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帮助。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正确面对疾病和残疾,积极参与康复治疗和日常生活。
(三)生活护理
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有助于身体恢复和肌肉生长。饮食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同时,要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度肥胖或营养不良。
预防并发症:由于患者肢体活动不便,长期卧床或久坐容易引发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因此,要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拍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鼓励患者多饮水,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发现需要关注症状并借助医学检查,治疗方法多样,康复是一个长期且综合的过程。患者、家属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回归正常生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