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妙手医生大药房! 注册
网站导航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手机版
  • 扫一扫

    扫一扫
    妙手购药更方便

  • 扫一扫

    扫一扫
    下载妙手医生

首页 > 妙手资讯 > 糖尿病用药
  • 糖友请注意: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南来啦,怎样饮食最健康?

    糖友请注意: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南来啦,怎样饮食最健康?

    据不完全统计,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达到2%,中国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已超过4000万,并以每年100万的速度递增,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医学界还没有能完全治愈这种病症的特效药。临床研究也证实,药物治疗和控制饮食相结合对病情控制很有利,正如俗话所说:“三分治,七分养”。关键在于怎么养,就是能吃什么,要怎么吃才安全。糖尿病饮食指南食谱:图片仅供参考山药小麦粥。原料:淮山药60克,小麦60克,粳米30克,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至小麦烂即可。功用:养心阴,止烦渴。用于糖尿病心阴虚者,可见有心烦口渴、多饮多食、小便频数量多等表现。小麦为高纤维食物,能明显降低血糖。淮山黄芪茶。原料:淮山30克、黄芪3
    妙手医生
    12102020-09-30
  • 提醒:这种癌最喜欢“伪装”成糖尿病,常在血糖升高后3年才暴露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2019 年美国最新统计数据表明,胰腺癌男性和女性新发病例数分别排在恶性肿瘤的第 10 位和第 9 位,而死亡病例数无论男女都已排到第 4 位,病死率极高。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西方化,我国特别是在上海等发达地区,胰腺癌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统计,目前胰腺癌在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排第 10 位,是男性癌症死亡原因的第 6 位,女性癌症死亡原因的第 7 位,已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提出,某些高危人群患胰腺癌的风险已经超过了 5%,高危人群包括个人是家族性胰腺癌、家族种系基因突变、被确诊为糖尿病的中年人。怎么又和
    妙手医生
    12792020-09-26
  • 糖友把握好4个原则,水果放心吃,稳糖牢记4个

    我们在门诊经常会听到糖尿病患者有这样的疑问:“我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要控制饮食。甜食不可以吃了,但水果是不是也不能吃了?如果一点水果都不可以吃,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大夫,有没有什么水果可以降糖的呢?”糖尿病患者经常会陷入这样的误区。其实,得了糖尿病并不意味着一点水果都不可以吃。最近,一项研究分析了2万糖尿病患者的数据,结果显示,与不吃新鲜水果的糖尿病病人相比,每周吃1~4次和5次以上的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不理想的风险分别降低了20%~30%。不敢吃水果,成为许多糖尿病患者苦恼的问题,许多糖尿病患者担心吃完水果后血糖会升高,其实只要血糖控制平稳,可以适量吃一 些水果。那到底糖尿病人能吃什么水果
    妙手医生
    13012020-09-16
  • 糖尿病人禁忌多,谨记中午2不做,晚上3不吃,血糖或乖乖自己降

    糖尿病人禁忌多,谨记中午2不做,晚上3不吃,血糖或乖乖自己降

    导语:高血糖发病原因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比如喜欢吸烟、喝酒,长期活动减少,就容易得糖尿病,有糖尿病家族病史的,有巨大儿生育史的,有糖耐量异常病史的患者,发生血糖升高,甚至糖尿病的几率明显增加。所以我们应该积极的干预生活方式,预防血糖升高,甚至糖尿病的发生。我们饮食方面可以增加蔬菜的摄入量,减少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的摄入,不要饮酒,一定要减轻体重,避免超重或者肥胖。人就算再强大、健壮,一顿不吃也会饿得慌。其实吃饭就是给人体补充能量营养,不过你不吃饭的话对人体的营养摄入也是非常有讲究的,要控制好!吃饭是影响身体健康的第一影响因素。午餐2不宜1、不要狼吞虎咽一天三餐不可少,午饭是我们经历了
    妙手医生
    20772020-09-14
  • 3种

    3种"习惯"影响血糖控制,你中招了吗?正确调整方案避免糖高

    糖尿病怎么检查?查糖尿病通常通过测血糖,就可以查糖尿病,测血糖的方法是抽静脉血,我们先抽一次空腹的静脉血,空腹指的是头一天晚上,不吃饭,时间大约是8到12个小时之间,抽一次血,测定一次血糖。然后再喝75克的葡萄糖水,从喝糖水开始计算,两个小时以后,再测一次血糖,如果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个毫摩尔每升,喝糖水以后两个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毫摩尔每升,由第二天再重复一次。如果两次结果都达到这种标准,就可以诊断有糖尿病了。当然糖尿病,除这个诊断标准之外,如果比如说血糖非常高,比如超过了13.9个毫摩尔每升,同时又伴有多尿、多饮、多食、消瘦这样的症状,也可以知道自个儿有糖尿病了。3种"习惯"影响血糖
    妙手医生
    14502020-08-31
  • 空腹血糖值为9-10,就是得了糖尿病?糖尿病的知识知多少!

    空腹血糖值为9-10,就是得了糖尿病?糖尿病的知识知多少!

    糖尿病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我们机体胰岛素分泌下降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发生抵抗,进而引起血糖水平升高,并可伴有多组织器官并发症发生的综合征。我们要引起重视,积极规范化治疗很重要,有利于病情长期稳定控制。糖尿病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和我们静脉血糖水平共同确定,一般而言,当满足以下任意情况时,都可以诊断糖尿病,具体为:①有多食、多饮、多尿和消瘦等糖尿病典型症状,且空腹静脉血糖≥7.0mmol/L或糖耐量试验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静脉血糖≥11.1mmol/L;②没有上述典型的糖尿病症状,需非同日两次测得上述血糖达标。所以,对于空腹血糖在9~10mmol/L
    妙手医生
    21552020-08-31
  • 二甲双胍,能做到的不仅仅是降糖!还有这10种想不到的作用

    二甲双胍,能做到的不仅仅是降糖!还有这10种想不到的作用

    二甲双胍应用于临床已有60年的历史,凭借着卓越的控糖疗效和良好的药物安全性,是目前全球控制糖尿病的核心药物。近年来,针对二甲双胍涌现出了一些新的研究发现。神药二甲双胍的治病潜力不断被拓展,但此次研究“护胃”和“降低胃癌风险”的结论还属首次,意味着二甲双胍继抗老、减肥、心血管保护、或可治疗三阴乳腺癌外,又下一城,拓宽在胃病用药领域的新发现。多个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为使用者带来“意外之喜”。1. 调节肠道菌群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能通过调控肠道菌群达到降糖的作用,当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治疗时,机体肠道中的微生物组成和功能就会发生有利的改变,从而增强细菌产生特殊类型的短链脂肪酸起到降糖作用。该研究也很好
    妙手医生
    15532020-08-31
  • 关爱父母健康:衰老是糖尿病高危因素,为什么糖尿病容易漏诊?

    关爱父母健康:衰老是糖尿病高危因素,为什么糖尿病容易漏诊?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的绝对数量和整个人口的比例正在迅速增长。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病是老年健康保健的重要防控对手之一。由老年人衰老导致各种细胞器官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的逐年老化,因而适应力减退,抵抗力下降,发病率增加。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已变得越来越重要。这种类型的疾病包括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肾病和糖尿病,其中大部分是老人。而老年人患有糖尿病很不容易诊断出来,衰老本身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之一。为什么老年糖尿病早期容易被漏诊?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一般是难以发现的,往往不知道已发生糖尿病。由于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的症状,所以很多症状并不明显或者是没有症状的
    妙手医生
    17142020-08-31
  • 血糖刚正常,就想停用二甲双胍?擅自停药,你想过后果吗?

    二甲双胍作为一个临床应用60余年的药物,在糖尿病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有些患者终生都在服用二甲双胍。但是有的患者服药依从性低,面对二甲双胍带来的不良反应和长久服药的治疗过程都很难坚持,血糖一降到正常值就想停药,今天就来讲一讲二甲双胍的问题。1、什么是二甲双胍?二甲双胍,也叫盐酸二甲双胍是目前广泛运用的口服降血糖药物之一。适用于饮食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仅是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也用于体重正常的2型糖尿病人。根据二甲双胍的作用以及相关的临床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减轻体重的作用,尤其是肥胖患者。但不能减轻非糖尿病肥胖人群的体重。2、二甲双胍的不良反
    妙手医生
    19202020-08-31
  • 如何正确保存胰岛素?开封后保存4周还是6周?事关疗效糖友要清楚

    最近,有人在后台私信小妙:“妙手医生,我近期打算去旅游,请问我的胰岛素应该如何保存?”还有人问:“我记得医生跟我说过,胰岛素开封后只能保存 6 周,但是邻居跟我说,胰岛素开封之后只能保存4周。我是不是记错了?我们上岁数的人记忆力不大好,胰岛素到底应该保存4周还是6周呢?”我想这2个问题,一定也困扰了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占据着最重要的角色,要达到胰岛素治疗应有的效果,除了掌握正确的注射技术,还要学会正确的储存方法。储存方法不对会导致胰岛素减效或失效,最终影响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今天小妙就这2个问题,为大家重点说明胰岛素开封之后使用的时限到底是多少?旅游期间胰
    妙手医生
    29582020-08-19

72小时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