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
作者:孙铮 潞河医院
一、引言:水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通常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皮肤水分调节失衡以及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相关。它不仅影响患者的皮肤外观,还会给患者带来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严重降低生活质量。了解水性湿疹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对于缓解症状、促进皮肤恢复以及预防复发至关重要。二、水性湿疹概述
(一)定义与特点
水性湿疹是湿疹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特点是在接触水或处于潮湿环境后,皮肤症状会明显加重。其皮疹表现多样,急性期常出现红斑、丘疹、水疱,伴有渗出倾向;亚急性期红肿和渗出减轻,以鳞屑、结痂为主;慢性期则皮肤粗糙、肥厚、苔藓样变。
(二)发病原因
1. 内在因素:遗传因素在水性湿疹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家族中有过敏性疾病史,个体患水性湿疹的风险会增加。此外,内分泌及代谢改变、神经精神因素如紧张、焦虑、失眠等,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2. 外在因素:频繁接触水、肥皂、洗涤剂等刺激性物质是引发水性湿疹的主要外在原因。例如,从事厨师、保洁、美容美发等需要经常接触水和化学物品工作的人群,发病率相对较高。同时,环境中的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动物毛发等,也可能加重水性湿疹的症状。
三、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1. 外用药物
•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水性湿疹的常用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选择不同强度的糖皮质激素药膏。如在急性期,无渗出时可选用弱效糖皮质激素如地奈德乳膏;有渗出时,可先用3%硼酸溶液湿敷,待渗出减少后再使用糖皮质激素药膏。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因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严格控制用药时间和剂量。
•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适用于面部、颈部等皮肤薄嫩部位,以及对糖皮质激素不耐受或有禁忌证的患者。这类药物可以抑制局部免疫反应,且无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但可能会有局部烧灼感等不适,一般在用药数天后可逐渐缓解。
• 其他外用药物:氧化锌软膏、炉甘石洗剂等具有收敛、止痒作用,可用于缓解水性湿疹的瘙痒症状。在慢性期,皮肤干燥、粗糙时,可使用尿素软膏、维生素E乳等保湿剂,以修复皮肤屏障。
2. 口服药物
• 抗组胺药:对于瘙痒严重、影响睡眠的患者,可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这类药物可以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瘙痒症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一般每晚服用一次,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 糖皮质激素:在病情严重、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短期内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但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较多,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此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在医生的密切观察下使用,逐渐减量至停药。
• 抗生素:当水性湿疹合并细菌感染时,可口服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病原菌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按照疗程规范使用。
(二)物理治疗
1. 紫外线疗法:窄谱中波紫外线(NB - UVB)照射是治疗水性湿疹的一种有效物理方法。它可以抑制皮肤炎症反应,调节免疫系统,促进皮肤细胞的正常分化和增殖。一般每周进行2 - 3次照射,根据患者的皮肤反应和耐受程度调整照射剂量。但紫外线治疗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皮肤干燥、红斑、色素沉着等,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防护。
2. 湿敷疗法:在水性湿疹急性期,有明显渗出时,可采用湿敷疗法。常用的湿敷溶液有3%硼酸溶液、0.1%依沙吖啶溶液等。将纱布浸湿后,敷于患处,每次15 - 20分钟,每天3 - 4次。湿敷可以起到收敛、抗炎、减轻渗出的作用。
四、护理措施
(一)皮肤护理
1. 清洁:避免过度清洁皮肤,洗澡水温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36 - 38℃为宜。使用温和、无刺激性的沐浴产品,避免使用肥皂、沐浴露等碱性较强的清洁剂。洗澡时间不宜过长,5 - 10分钟即可。洗完澡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吸干水分,避免用力擦拭。
2. 保湿:保湿是水性湿疹护理的关键环节。每天应多次涂抹保湿剂,尤其是在洗澡后,皮肤处于湿润状态时,及时涂抹保湿剂可以锁住水分,修复皮肤屏障。选择不含香料、酒精等刺激性成分的保湿剂,如凡士林、硅油乳膏等。
3. 避免刺激:尽量避免接触可能诱发或加重水性湿疹的物质,如刺激性化学物品、热水、搔抓等。在日常生活中,可佩戴手套,减少手部与水和化学物品的直接接触。同时,要注意修剪指甲,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
(二)生活习惯
1. 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以及海鲜、牛奶、鸡蛋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饮食均衡,增强机体免疫力。
2.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长期熬夜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加重水性湿疹的症状。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通过听音乐、运动等方式缓解压力。
3. 适当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但要注意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以免汗液刺激皮肤,加重病情。运动后及时洗澡,更换干净衣物。
(三)环境管理
1. 室内环境: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定期通风换气。室内温度控制在22 - 25℃,相对湿度控制在40% - 60%。避免室内过于潮湿,可使用除湿器调节湿度。减少室内过敏原,如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使用空气净化器等。
2. 外出防护:在花粉、柳絮等过敏原较多的季节,尽量减少外出时间。外出时佩戴口罩、帽子等防护用品,避免皮肤直接接触过敏原。在寒冷、干燥的天气,注意保暖,避免皮肤暴露在冷空气中,可涂抹护肤霜进行防护。
五、治疗与护理的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医嘱用药:无论是外用药物还是口服药物,都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不得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
2.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水性湿疹的症状变化,如皮疹的形态、面积、瘙痒程度等。如果病情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如发热、皮肤红肿加剧、渗出增多等,应及时就医。
3. 定期复诊: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诊,以便医生了解病情的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一般在治疗初期,每周复诊一次;病情稳定后,可根据医生的建议延长复诊间隔时间。
六、结论
水性湿疹的治疗和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药物治疗与护理措施相结合。通过合理使用药物,有效控制炎症和瘙痒症状;同时,注重皮肤护理、调整生活习惯和优化环境管理,有助于修复皮肤屏障,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水性湿疹的复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随着对水性湿疹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会有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出现,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