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
糖尿病肾病(DKD)指的是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有研究显示,DKD已超越肾小球肾炎等引起的慢性肾脏病,成为了我国患者肾脏病住院治疗的首要原因。与此同时,DKD也正在成为终末期肾病(ESRD)透析治疗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极大地增加了医疗负担,另外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DKD患者的多学科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肾病的症状
早期糖尿病肾病症状也不典型,糖友几乎没有任何不适,所以容易漏诊和误诊。此时,进行尿常规检查不会发现异常:进行肾功能检查,尿素氮、肌酐也在正常范围之内。
只有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才有可能早期发现。一旦错过这一时期,出现尿蛋白或水肿等,往往糖尿病肾病已经到了晚期。
糖友的尿蛋白化验呈阳性,血肌酐和尿素氮的水平逐渐升高,而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早期症状首先是水肿,发生水肿往往发生于面部、踝部、胸部、腹部。
晚期症状口臭、牙龈出血、贫血、厌食、恶心、呕吐、失眠、乏力、皮肤干燥瘙痒、下肢颤动等。
糖尿病肾病分期特点?
Ⅰ期:高滤过期,24小时尿蛋白及尿白蛋白排出率均为正常。
Ⅱ期:无临床症状期,24小时尿蛋白及尿白蛋白排出率均为正常。
Ⅲ期:微量白蛋白尿期,24小时尿蛋白30-300mg/d,尿白蛋白排出率20-200μg/min.
Ⅳ期:临床肾病期,24小时尿蛋白300>mg/d,尿白蛋白排除率>200μg/min,尿蛋白定量>0.5g/d.
Ⅴ期:尿毒症期。
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是由于患者患有糖尿病,不及时的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
患者血糖长期得不到控制,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这样就容易造成微血管病变,从而引起肾脏血管压力增加,引起肾脏形态和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另外,遗传因素,血流动力学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代谢因素也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
划重点:糖尿病肾病饮食管理是关键
饮食管理,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糖尿病肾病,首先因为它是糖尿病引起来的,所以对于血糖的控制,就是高热量饮食的控制,这是首当其冲的,其次如果我们既然得了肾病,也就强调除了控制血糖情况的话,那我们一定还要低盐饮食,因为盐的摄入,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我们如果糖尿病肾病,进入三期或者四期以后,可能除了对盐,糖的摄入,有限制以外,对蛋白的摄入也有所要求,一般这种人群,糖尿病肾病进入三期以后,我们对蛋白摄入的限制,一般是要求0.6到0.8克,每公斤体重每天来计算,这样的话,既能保证每天的蛋白摄入量,也不会因为过多地摄入蛋白,而增加肾脏的负担。
妙手皮肤科医患交流群
妙手医生App
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