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
这几天我电话和微信一直有人在咨询我关于正大天晴生产的天晴甘平《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可以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的相关问题,想一想我还是把相关内容整理一下,供大家参考,理性分析、理性对待。
最近武汉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虹教授于1月30日,在虹说健康公众号发表了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的成功案例》的文章,文中提供抗击新冠病毒肺炎方案,引起全国网民关注。
成功案例为:
1、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一天三次,一次三粒,饭后半小时服用;特别提示,高血压患者慎用,如果病情必须,可监控血压,备好降压药;
2、VC 0.5g/天,每天一次,饭后半小时服用;
3、芦丁根据说明书服用。特别提示,芦丁为辅助VC发挥疗效,但有人会过敏引起咳嗽,因此,如果出现服用后咳嗽加重,可停用芦丁,不过敏患者,芦丁可加强VC的疗效。
1、众药之王--国老甘草
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状,直径1-3厘米,外皮褐色,里面淡黄色。具甜味。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最早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南朝医学家陶景弘说:“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故有“十方九草”之说,尊称“国老”。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256首处方,60%以上含甘草 。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2、我国对甘草的应用历史
早在1948年,我国就开始了对甘草的工业化试点,第一代甘草酸制剂是成分难以确定的粗混合体,第二代是以β体为主的复方甘草酸苷(也就是正大天晴公司的强力宁),其中α体的含量在30%左右。第三代甘草酸就是保肝抗炎第一品牌甘利欣,其中α体的含量在60%左右。2004年第三代甘草酸加入磷脂酰胆碱后产生最新一代口服甘草酸制剂天晴甘平,2005年,第四代甘草酸制剂,α体含量在99.9%以上的天晴甘美上市了,去除了β体,保留了α体,让甘草酸制剂进入了新纪元。
3、甘草酸是如何抗击炎症的?
甘草酸苷作为一种天然的具有抗炎抗病毒作用的三萜烯,它能够抑制HMGB1的趋化能力和促有丝分裂活性,并对细胞核内DNA结合功能具有抑制作用。核磁共振和荧光研究表明,甘草酸苷直接结合到HMGB1(Kd _150 mM),作用位点为两个HMG boxes的两臂形成的两个浅表凹面。研究结果解释了甘草酸苷的抗炎性质,并且对设计具有更好的HMGB1结合能力的新型衍生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4、为什么选择第三代天晴甘平而不是其他的?
因甘草酸分子量大、极性大、脂溶性低,口服吸收不完全,影响药效。天晴甘平进行两步改进提高生物利用度,第一步为与磷脂酰胆碱结合;第二步为制成肠溶胶囊 。有研究表明,天晴甘平的生物利用度是普通甘草酸制剂的4.87倍。甘平拥有α体甘草酸和磷脂两种成分,其中α体甘草酸是被公认的强效抗炎成分,磷脂的细胞膜修复功能也是被公认的。因此甘平拥有两种护肝成分,作用更全面。
5、荣获中国国际与名牌博览会金奖及老百姓放心药称谓
天晴甘平拥有两项专利并获得中国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两项专利为制剂专利:甘草酸及其盐的肠溶制剂和制备方法;组合物专利:甘草酸及其盐的磷脂复合物及制备方法。
6、使用的注意事项
通用名称: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
商品名称:天晴甘平
适应症:适用于伴有谷丙氨基转移酶升高的急、慢性肝炎的治疗
性状:本品为肠溶硬胶囊剂,内容物为淡黄色粉末或颗粒
规格:50mg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0mg(一次3粒),一日3次
药代动力学:经肠道吸收,其生物利用度不受肠道食物的影响,给药后8-12h血药浓度达到峰值
不良反应:主要有纳差、恶心、呕吐、腹胀,以及皮肤瘙痒、荨麻疹、口干和浮肿,心脑血管系统有头痛、头晕、胸闷、心悸及血压升高,以上症状一般较轻,不必停药
禁忌:对甘草酸二铵过敏者禁用;对卵磷脂过敏者禁用;严重低钾血症、高钠血症、高血压、心衰、肾衰竭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测血压和血清钾、钠浓度,如出现高血压、血钠潴留、低钾血等情况应停药或适当减量由于肠溶胶囊较脆,取用时请从标有“天晴甘平”字样的铝箔面沿椭圆形边缘划开,将胶囊取出,谨防胶囊破碎。
这个2020年春节注定会成为我们中国人难以忘却的记忆,举国同心,举国同力。日子一天一天变暖,阳光会来,病毒会走,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需要更加健康,因为还有太多事情等我们来做。无论您在哪里,遥祝平安喜乐,新年大吉!
欢迎大家针对甘草系列产品的医学临床应用讨论,也希望国老甘草在更多的疾病领域像青蒿素一样优秀!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