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
如何看待骨密度?
中国北方汉族健康人的骨密度值,确定峰值骨密度年龄、大小及各年龄段的正常值。应用DXA测定腰椎L2--L4及髋部骨密度。结果表明男性峰值骨密度年龄各部位均在20--24岁,L2--L4 密度值为1.228(g/cm3);女性峰值年龄腰椎在30--34岁,值为1.197(g/cm3)。髋部骨密度峰值年龄在25--29岁。
骨密度全称是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克/每立方厘米表示,是一个绝对值。在临床使用骨密度值时由于不同的骨密度检测仪的绝对值不同,通常使用T值判断骨密度是否正常。
T值是一个相对值,正常参考值在-1和+1之间。当T值低于-2.5时为不正常。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由于测量方法的日益改进和先进软件的开发,使该方法可用于不同部位,测量精度显著提高。除可诊断骨质疏松症之外,尚可用于临床药效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在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方面有显著的优越性。
很多家长说,小孩到医院检查被告知骨密度低,家长非常的着急,觉得孩子就是缺钙了,其实不然。
骨密度低一定是缺钙吗?
首先,骨密度低不能说明孩子一定缺钙,而是因为小孩子骨骼生长的快,骨骼先快速拉长,之后钙质再慢慢沉积进去,就像盖楼一样,先搭好架子,再往里码砖。
所以骨密度低是小孩子骨骼快速生长过程中的正常生理现象,并不等于缺钙。
如果孩子饮食均衡,身高体重正常,生长发育曲线平稳上升,就不需要额外补钙,只需要补充维生素D3即可。
骨密度主要是指人体骨骼中矿物质的密度,用来代表骨骼的坚强程度。而临床中需要通过骨密度仪的检测,来判断患者具体骨密度的情况。骨密度通常可以反映患者骨质疏松症的程度,而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其骨密度的正常标准也并不完全相同。
临床中如果出现骨密度降低的情况,患者应该提示有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应该进行早期的干预,比如可以口服一些钙元素制剂,比如碳酸钙D3颗粒等,也可以口服一些活性维生素D制剂,如罗盖全,阿法骨化醇等,可以有效地刺激肠道,对钙元素进行吸收。
而在饮食上,应该多补充一些含钙的食物,比如牛奶,也应该进行积极的运动锻炼,多晒太阳,增强体质,对于提升骨密度会有很好的帮助。
血钙和骨密度值,哪一个准?
血钙与骨密度相比,肯定是骨密度更准确,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双能X线检查,但是有一定的辐射,不建议对儿童进行检查。
对于中老年病人,尤其是骨折的患者,通过骨密度检查,明确是否存在骨质疏松,以及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来决定手术方式,血钙是游离钙,受很多因素影响,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血清钙可以是正常的范围。对于婴幼儿可选择微量元素检查,明确是否存在低钙血症,同时更重要的是根据婴幼儿的症状、体征来明确是否缺钙,而决定是否需要补钙。
妙手皮肤科医患交流群
妙手医生App
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