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
说到癌症,真的是让人操心。在早期,它会跟你玩“躲猫猫”,想方设法躲起来不让你发现;当你终于发现的时候,你已经对它无可奈何。
现如今,我们了解的癌症有很多,肝癌、胃癌等,而要说“躲猫猫”实力最强的,那当然胰腺癌。
胰腺癌凭借着早期诊断困难和死亡率高成为——癌症之王
胰腺癌高危因素
吸烟 吸烟者发生胰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 3-6 倍,而戒烟则能有效降低胰腺癌的发生率,患有胰腺癌的危险性随戒烟年限增长而降低
饮酒 长期的酒精刺激使胰腺溶酶体的脆性增加,溶酶体酶可激活胰蛋白酶,从而引起胰腺损伤。
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可以导致胰腺局部、节段性或弥漫性慢性进展性炎症,导致胰腺组织和胰腺功能的不可逆损害,可想而知,反复发作的慢性胰腺炎,有可能会进一步演变为胰腺癌。
糖尿病 糖代谢异常可能引发胰腺癌,外周胰岛素抵抗和超高胰岛素血症在胰腺癌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大约 10%~20% 的胰腺癌具有家族史,亲属患病危险约增高 3-5 倍,若家族中有 2 例以上胰腺癌,其一级亲属患胰腺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约 18 倍左右。
年龄、性别
饭后4个迹象,当心“癌王”找上你
上腹部疼痛 中上腹部出现深处、持续性、进行性加剧的钝痛或钻痛。这到了中晚期,还会放射到腰背部。这种疼痛跟“胃病”有明显区别,不但服药后无法缓解,还跟体位有关系。一般在平卧时,程度会加重,在弯腰、坐、立或走动时疼痛反而减轻。
恶心呕吐 如果饭后经常出现恶心呕吐,在排除胃病的情况下,要当心是胰腺癌搞的鬼
腹泻腹胀 大便排出过多的脂肪,粪便颜色淡量多,呈现油脂状或泡沫状,常浮于水面多具恶臭。
不明原因的血糖波动 进食后人体的血糖保持在5.1~7.0mmol/L,空腹时保持在3.92~6.16mmol/L
预防胰腺癌,做好4件事
不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会刺激胰液和胆汁大量分泌。另外,胰液内蛋白质含量增加,易沉淀,堵塞胰液出口。胰液排出不畅,胆汁、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胰脏,会使胰腺被自身所分泌的消化酶消化,引发急性胰腺炎。当胰腺长期处于胰腺炎时,很容易发生癌变。因此,想远离胰腺癌,首先饮食要规律,别暴饮暴食。
少吃高糖食物 少吃高糖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少吃烧烤 烹调肉类时,最好选用炖煮等方式。如果非要吃烤肉,可先把肉放入微波炉内烹调数分钟,然后将肉汁倒掉,再把肉放在火炉上烤。此外,一旦肉被烧焦,应在进食前去掉烧焦的部分
每年一次体检 建议:40岁后应至少每年,甚至每半年,进行一次相关的检查项目(譬如彩超等)来筛查胰腺癌。如果突然出现不典型的胃肠症状,短期用药不见好转,或出现无诱因的腰背部疼痛,应警惕是否胰腺出了状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