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
近日来自南澳大学与卡塔尔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的合作,发现每天吃一个鸡蛋可能会大幅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这项纵向研究的时间跨度从1991年到2009年,主要针对中国成年人。
这项新的研究特别关注长期食用鸡蛋及其在糖尿病发展中的潜在作用。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关联,发现每天吃一个以上鸡蛋的成年人,面临的糖尿病风险增加了60%。
看到这里不少网友纷纷表示,“什么都不能吃!吃了就有风险!”,对于鸡蛋能不能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我们先放到一边,以下人群更容易患糖尿病却是有科学依据的。
糖尿病的患病因素有哪些?
1、年龄因素。糖尿病患者的患病概率随着患者的年龄出现递增现象。这是因为,年龄较大人群的身体机能在逐渐退化,退化的人体机能分泌出的胰岛素满足不了机体需求,从而出现了一系列代谢问题。根据相关数据发现,40岁以上的患者出现糖尿病的几率逐渐增高,在50岁的时候迅速增多,糖尿病易患人群年龄最高范围在60~65岁之间。
2、饮食因素。不规律的饮食习惯,比如:过量食用含有大量糖分以及脂肪较高的食物,可能会诱发患者出现糖尿病。特别是长期进食精细食物的人群,缺乏各种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等物质,都会导致这类人群容易出现糖尿病。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社会,年轻人的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常常熬夜加班进食夜宵,且常食用高热量的快餐食物,致使自身体内血糖迅速增高。因此,工作压力较大的年轻人也是糖尿病易患人群之一。
3、孕妇。处于妊娠期的女性容易出现各类妊娠并发症,致使孕妇易患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情况。
4、肥胖。能够诱发Ⅱ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肥胖。肥胖人群体内的胰岛素减少,肥胖人群自身对胰岛素不是十分敏感。
5、药物。人体服用的部分药物能够诱发糖尿病的出现,或者加剧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比如:利尿剂、部分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以及强的松等)、口服避孕药物以及普萘洛尔等,上述这些药物都会导致或诱发糖尿病的出现。
6、遗传因素。家族中直系亲属患过糖尿病的人群,比普通人更容易患糖尿病。
如果您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一定要学会积极预防糖尿病。
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1、多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多看糖尿病的书籍、报刊、电视,多听糖尿病的讲座和广播,增加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防治方法的了解,是预防糖尿病取得成功的前提;
2、增加运动量。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延长自身的运动锻炼时间以及加大运动量,帮助自己保持姣好的身形、健康的体魄以外,能够有效避免出现肥胖的情况,从而起到预防糖尿病的作用。
3、禁暴饮暴食,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针对中国人食不厌精的特点而言,不论是中国内地还是中国台湾地区暴饮暴食大有人在,殊不知病从口入,对很多人而言,糖尿病是吃出来的病,少吃就是减少每天的热量摄取,特别是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肥甘厚味,同时不要喝烈性酒。
总之,预防糖尿病可不仅仅是不吃鸡蛋或者少吃鸡蛋这么简单,综合做法才是最佳的。
#鸡蛋和糖尿病有关联#
参考文献:
[1].陈昌甲.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J]. 家庭医学, 1994.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由妙手医生·执业药师审核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更多问题可关注妙手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妙手皮肤科医患交流群
妙手医生App
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