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妙手医生大药房! 注册
网站导航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手机版
  • 扫一扫

    扫一扫
    妙手购药更方便

  • 扫一扫

    扫一扫
    下载妙手医生

首页 > 妙手资讯> 眼科用药> 近视眼怎样恢复

近视眼怎样恢复

医药健康

发布时间:2020-11-17阅读量:1850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眼睛近视的情况下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比如戴着眼镜运动时,一出汗眼镜就容易下滑,甚至摔到地上;或是从温暖的地方到寒冷的地方,眼镜马上起雾;吃火锅时也容易造成眼镜起雾。所以,如果你不想被近视困扰,就要做到尽早预防近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可以从哪些方面预防近视,近视早期如何恢复视力。

一、注意早期视力减弱信号

如果你经常皱眉、眯眼,看东西离得很近或者喜欢歪头或斜眼看东西就要引起警惕了。平时过度用眼,比如长时间玩手机、电脑等电子屏幕,挑灯夜读等都容易引起视疲劳,导致睫状肌的收缩功能异常,出现近视症状。

应尽早改变错误用眼习惯,平时多闭目养神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休息好了做一些眼部锻炼,比如反复交替看远方的树和近处的树,可以调节眼睛肌肉。也可以适当让眼睛朝上下左右方向都看看,有助于恢复正常视力。另外,多参加户外活动,如放风筝、打球、爬山等,放眼远眺可缓解视疲劳。

二、饮食调理

尽量健康饮食,补充对视力有帮助的营养,少吃甜食和膨化食品。近视的人普遍缺乏铬和锌,建议多吃点花生、瘦肉、猪肝、鱼等含锌丰富的食物,牛肉、黑胡椒、玉米、葡萄汁等含铬丰富的食物。此外还要多吃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维生素是眼睛进行新陈代谢时必备的营养成分,可以防止过度用眼所致的角膜干燥、视疲劳。 

三、视疲劳时使用人工泪液护理眼睛

如果你在用眼过程中出现了眼睛干涩、有异物感的情况,这是身体在发出警告,提示你眼睛过度疲劳、缺水严重。这个时候一定要停止用眼,好好休息,并且使用海露玻璃酸钠滴眼液来缓解干眼症状。可以防止视疲劳导致的近视和度数加深。海露是模仿人体泪液的成分的滴眼液,可以起到滋润眼睛的作用,不含防腐剂,能有效缓解眼部干燥不适、异物感的症状。

四、定期检测视力

如果你经常出现视力模糊的情况,建议定期检查视力。特别是青少年,是近视眼的发展期,青少年的近视度数每年都会加深50至100度。因此建议每半年去正规机构检查一次视力。如果是真的近视了,就要及时佩戴眼镜矫正视力,不要担心戴眼镜会加深视力,这是误区。过度用眼,平时不注意用眼环境才是导致近视主要因素。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资讯

更多>
  • 近视眼怎样恢复

    眼睛近视的情况下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比如戴着眼镜运动时,一出汗眼镜就容易下滑,甚至摔到地上;或是从温暖的地方到寒冷的地方,眼镜马上起雾;吃火锅时也容易造成眼镜起雾。所以,如果你不想被近视困扰,就要做到尽早预防近视。今天
    医药健康
    1850 2020-11-17
  • 眼睛成了近视眼怎样恢复

    眼睛成了近视眼怎样恢复

    对于近视患者人群来说,摘掉眼镜后模糊的世界里,总让他们无法拥有安全感,于是眼睛成了近视眼怎样恢复成了所有近视人群最想解决的问题。近视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假性近视,假性近视多发于青少年,是由于眼睛调节不佳导致的功能性近视,
    医药健康
    1685 2020-11-19
  • 怎样纠正近视眼

    怎样纠正近视眼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电子设备有了依赖,不论大人小孩每天都将大部分的时间花费在电子设备上,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眼睛得不到放松,久而久之,眼睛就近视了。因为近视带给生活诸多不便,很多人就想着纠正近视,那么要
    医药健康
    2000 2020-11-17
  • 如何使近视眼恢复正常

    如何使近视眼恢复正常

    眼睛是一个人心灵的窗口,欣赏世间万物的美景皆离不开眼睛。然而,随着电子科技产品的广泛应用,近视的人不断低龄化,很多孩子在小小年纪就戴上了眼镜。近视虽然不是一种病,但是如果近视不注意用眼,也会导致眼睛患病,严重者甚至会失明
    医药健康
    2524 2021-01-06
  • 青少年如何恢复近视眼

    青少年如何恢复近视眼

     近视眼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眼睛疾病,近视现在越来越年轻化,并且有没有发现很多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有可能带着眼镜。其实据证实,近视度数过高可能会引起来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近视的危害这么大,那么青少年如何恢复近视眼。&
    医药健康
    2691 2020-11-10
妙手买药

妙手皮肤科医患交流群

妙手医生

妙手医生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