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
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表现可能不典型,主要是出现精神、食欲欠佳,哭声减弱,体温不稳定,体重不增,有时黄疸是败血症的唯一表现,常为生理性黄疸,但消退延迟,或一周后开始出现黄疸,黄疸迅速加重或者退而复现,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严重时可发展为胆红素脑病。
败血症的发展比较快,而且病情常比较重,可能很快出现不吃、不哭、不动,面色不好,精神萎靡,嗜睡的状态,常可累及各系统出现症状,如皮肤黏膜可出现皮下坏疽,脓疱疹,甲床感染,蜂窝织炎等;消化系统可出现厌食,腹胀,呕吐,腹泻,严重时可出现中毒性肠麻痹或NEC,后期可出现肝脾大;在呼吸系统,可表现气促,发绀,呼吸不规则或呼吸暂停;中枢神经系统可合并化脓性脑膜炎,表现为嗜睡,激惹,惊厥以及四肢肌张力增高;血液系统可出现合并血小板减少,出血倾向,甚至DIC等。
新生儿败血症如何预防?
新生儿败血症是病菌在体内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全身重度感染的症状。要预防新生儿败血症,必须预防一切可能的感染因素。
新生儿败血症比较特殊,分为早发型败血症和晚发型败血症。早发型败血症与母亲因素有很大关系,大多是宫内感染所导致,所以要预防早发型败血症,母亲在围产期的保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要避免发生感染性疾病。如果出现有发热,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胎膜早破等,需要及时到医院治疗,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而预防晚发型败血症,大多需要做好环境卫生,尤其是我们的手卫生。因为新生儿抵抗力非常的低,需要避免接触感染病人,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新生儿败血症如何护理?
新生儿败血症是由于细菌或真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属于危重疾病。在护理上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温、呼吸、心率、神志有无改变,有无出现全身皮肤出血点。有无肝脾肿大,黄疸加重,烦躁,前囟隆起,抽搐等症状。
警惕进展为化脓性脑膜炎以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时对症处理,要根据血培养结果应用敏感敏感抗生素治疗,给予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如不能进食者可给予鼻饲或静脉补液,完善生化肝肾功能心酶学等检查,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保持内环境稳定,要加强皮肤护理,加强消毒隔离措施,防止感染。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