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妙手医生大药房! 注册
网站导航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手机版
  • 扫一扫

    扫一扫
    妙手购药更方便

  • 扫一扫

    扫一扫
    下载妙手医生

首页 > 妙手资讯> 心脑血管用药> 中医诊断心慌气短看哪些方面?该怎么治疗?

中医诊断心慌气短看哪些方面?该怎么治疗?

全民健康

发布时间:2021-03-15阅读量:2443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心慌气短在中医上叫做心悸,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多见。导致心慌气短出现的原因中,心律失常是比较常见也是大家需要重视起来的一个原因。心律失常常见的症状是心慌、气短、胸闷、乏力、失眠、多梦,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影响。中医对于心慌气短有详细的判断,来看看,中医诊断心慌气短辩证要点有什么?

中医诊断心慌气短辩证要点有什么?

心慌气短(又称心悸)的中医辨证要点主要包括辩惊悸与怔忡、辨虚实、辨脉象、辨病四大方面,具体如下:

1.辩惊悸与怔忡

大凡惊悸发病,多与情绪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病势轻浅,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病情较重,每属实证,或虚中夹实,病来虽渐,不发时亦可见脏腑虚损症状。惊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

2.辨虚实

心悸证候特点多为虚实夹杂,虚者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之类。辨证时,要注意分清虚实的多寡,以决定治疗原则。

3.辨脉象

观察脉象变化是心悸辨证中重要的客观内容,常见的异常脉象如结脉、代脉、促脉、涩脉、迟脉,要仔细体会、掌握其临床意义。临床应结合病史、症状,推断脉症从舍。一般认为,阳盛则促,数为阳热,若脉虽数、促而沉细、微细,伴有面浮肢肿,动则气短,形寒肢冷,舌淡者,为虚寒之象。阴盛则结,迟而无力为虚,脉象迟、结、代者,一般多属虚寒,其中结脉表示气血凝滞,代脉常为元气虚衰、脏气衰微。凡久病体虚而脉象弦滑搏指者为逆,病情重笃而脉象散乱模糊者为病危之象。

4.辨病情

对心悸的临床辨证应结合引起心悸原发疾病的诊断,以提高辨证准确性,如功能性心律失常所引起的心悸,常表现为心率块速型心悸,多属心虚胆怯,心神动摇;冠心病心悸,多为气虚血瘀,或由痰瘀交阻而致;风心病引起的心悸,以心脉痹阻为主;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悸,多由邪毒外侵,内舍于心,常呈气阴两虚,瘀阻络脉证。

应对心律失常导致的心慌气短,该怎么治疗效果好?

心慌气短是心律失常的常见表现,有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两种。而高血脂、冠心病患者是心律失常的高发人群,对于这些心脏疾病引起的心律失常,可采用药物治疗。治疗心律失常的西药有减慢心率、恶化心功能等副作用,因而可采用中药参松养心胶囊来治疗。参松养心胶囊是在汲取传统名方《生脉散》和《定心汤》精华的基础上,研发的纯中药制剂,方中清火药与温热药巧妙配伍,清火药(黄连、丹参、赤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温热药(人参、山茱萸、桑寄生)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参松养心胶囊双向调节,快慢兼治心律失常,安全性好。对于一般劳累、生气、紧张、焦虑,生活不规律引起的心律失常,可单独服用参松养心胶囊。不过,临床上如果在服用西药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同时,再加服参松养心胶囊,效果会更好,能快速缓解心慌、气短、胸闷、乏力、失眠、多梦等症状。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中医诊断心慌气短辩证要点有什么”都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于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慌气短,其危害是很大的,严重的心律失常还可引发猝死、心力衰竭等严重的心脏疾病。因而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很关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资讯

更多>
  • 中医诊断心慌气短看哪些方面?该怎么治疗?

    心慌气短在中医上叫做心悸,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多见。导致心慌气短出现的原因中,心律失常是比较常见也是大家需要重视起来的一个原因。心律失常常见的症状是心慌、气短、胸闷、乏力、失眠、多梦,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影响。中医对于心慌气
    全民健康
    2443 2021-03-15
  • 中医怎么诊断心慌气短?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怎么诊断心慌气短?中医怎么治疗?

    心慌气短又被叫做心悸,中医又称之为“惊悸”“怔忡”。造成心慌气短的原因有很多,有生理上的原因,如紧张,焦虑,压力大等,也有心律失常的原因。心律失常比较多见的症状除了心慌气短,还有胸闷、乏力、失眠、多梦等。中医对于心慌气短
    全民健康
    2885 2021-03-15
  • 中医诊断心慌气短的方法是什么?心慌气短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诊断心慌气短的方法是什么?心慌气短中医怎么治疗?

    心慌气短又被叫做心悸,中医又称之为“惊悸”“怔忡”。造成心慌气短的原因有很多,有生理上的原因,如紧张,焦虑,压力大等,也有心律失常的原因。心律失常比较多见的症状除了心慌气短,还有胸闷、乏力、失眠、多梦等。中医对于心慌气短
    全民健康
    2285 2021-03-15
  • 中医如何治疗心慌气短?心慌气短怎么保养?

    中医如何治疗心慌气短?心慌气短怎么保养?

    很多时候,剧烈运动后或情绪刺激会导致心律失常,进而出现心慌气短的表现,很多人对此并没有太在意。然而要注意的是,造成心律失常的并不只有这些生理性因素,冠心病等心脏疾病也会造成心慌气短,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病情加重。中医对于心慌
    全民健康
    2248 2021-03-15
  • 心慌气短是怎么了?该怎么治疗?

    心慌气短是怎么了?该怎么治疗?

    心慌气短的症状常见的有心跳加速,喘不过气,胸闷等,其发病是比较急的,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出现心慌气短要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及早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导致心慌气短的原因有不少,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来看看,心慌气短是
    全民健康
    2299 2021-03-24
妙手买药

妙手皮肤科医患交流群

妙手医生

妙手医生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