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
什么是消渴症?
消渴症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病名,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状。若做化验检查其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及尿糖。
消渴症一定是糖尿病吗?
我国在汉唐以前,消渴作为一个病证名词的临床特征,是“善消而大渴”,即“口渴多饮”,而不涉于小便之多少。其小便多为病者,称曰“小便利”;小便少为病者,称曰“小便不利”,称曰“癃”,称曰“淋”;其小便不通、点滴全无者,则曰“癃闭”,曰“淋”,曰“淋秘”。口渴多饮且又小便利多者,是所谓“随饮小便”也,隋唐称之曰“渴利”,仲景则谓之“男子消渴”也。说“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亦一斗,肾气丸主之”。今人则多据之以为消渴证,谓“消渴证”必“口渴、尿多”也。更有甚者,竟将中医学上之“消渴证”,对号入座地套成西医学上之“糖尿病”。殊不知其“糖尿病”是以化验检查“血糖”“尿糖”为标准。而消渴则不必然。
依赖性糖尿病之临床症状有“口渴、多尿”,颇似中医学上之消渴证,然西医学上“尿崩证”之临床症状亦“口渴、尿多”,自亦属于中医学之“消渴证”。中医学之“消渴证”实包括“糖尿病”和“尿崩证”二者在内。依赖性糖尿病有口渴多尿,属中医学消渴证,而老年性糖尿病则多无口渴多尿,与中医学消渴证则不相涉矣。
糖尿病之所以可怕不是因为其本身疾病会造成的后果,而是因为其并发症的严重性,让人瞠目结舌。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血管并发症和神经并发症两大类:
1、微血管病变
主要表现为眼部和肾脏的微血管病变,前者是糖尿病眼病最主要的病因,此外,糖尿病还会诱发葡萄膜炎、白内障等诸多眼部疾病。糖尿病造成的肾脏微血管病变早期表现为蛋白尿,随着疾病的进展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从而诱发尿毒症。
2、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主要是脑血管、心血管及其他大血管的并发症,尤其容易出现于下肢血管。主要表现为心肌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冠心病等病变;以头晕、头痛为前驱症状的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脑萎缩等病变;以脚冷、间歇性跛行为主要表现的下肢血管病变,其中脑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病因。
3、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造成的神经病变主要包括感觉神经病变、运动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以疼痛、麻木、感觉过敏等为主的感觉神经异常;以运动障碍、局部肌肉萎缩等为主的运动神经病变;以出汗异常、尿失禁或尿潴留、便秘等为主的自主神经异常。
4、其他
此外,糖尿病还会继发感染、糖尿病足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中如何养护?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应该做到“驾好五套车,做好五件事”,即进行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糖尿病监测的综合治疗。在服用相关药物进行血糖控制的同时,配合相应的饮食控制,主食以粗制粮食为主,选择含糖量较少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卷心菜、芹菜、番茄、西兰花、南瓜、冬瓜、蘑菇、猕猴桃等),减少动物性脂肪的摄入。
另外,在控制好血糖的同时,还需要注意控制相关的危险因素,如血压、血脂、体重等,控制好血糖与危险因素的糖尿病人群可以明显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