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妙手医生大药房! 注册
网站导航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手机版
  • 扫一扫

    扫一扫
    妙手购药更方便

  • 扫一扫

    扫一扫
    下载妙手医生

首页 > 妙手资讯> 糖尿病用药> 警惕!这些因素可能会引起糖尿病

警惕!这些因素可能会引起糖尿病

医药健康

发布时间:2020-11-13阅读量:1114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多食、消瘦等症状,常伴有软弱、乏力、皮肤瘙痒等现象。临床分为Ⅰ型糖尿病(T1DM)和Ⅱ型糖尿病(T2DM)。Ⅰ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起病急,症状明显,病情较重;Ⅱ型糖尿病多见于成年,发病缓慢,症状较轻,病情较稳定,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 90%以上。有哪些因素会引起糖尿病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

1、遗传因素

T2DM是由多个基因及环境因素综合引起的复杂病,参与发病的基因多,一些为主效基因,其他为次效基因,每一种基因都不是特定的致病所需,但是多基因致病导致了个体的遗传易感性。据国内报道,糖尿病家族史占8.7%,国外高达25%~50%。

2、肥胖

研究显示,胰岛素抵抗和T2DM的患病与肥胖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一些环境因素如体能运动不足、饮食热量过超和遗传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引起的中心性肥胖。杨文英等对国内糖尿病患病率的调查显示,BMI与糖尿病患病率成正相关。当BMI<18.5时,糖尿病患病率为4.5%,BMI变化为18.0~24.9、25.0~29.9、>30时,患病率高达7.6%、12.8%和18.5%,可见患病几率与肥胖程度呈正相关,肥胖程度越高,患病几率越大。

3、其他

有研究表明,长时间饮酒会引起锌和铬的缺乏,导致肥胖或者超重,从而引发糖尿病及并发症。

知道引起糖尿病的因素有助于预防糖尿病,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以外也可以试试参花消渴茶,有不少糖友使用之后表示血糖在逐渐平稳。参花消渴茶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OTC茶剂型药品,精选13味中药,科学组方,有滋阴补肾、益气生津的功效,适用于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肾气不足证,可改善口渴喜饮、多食易饥、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烦热失眠等症。


其中黄芪多糖可通过增加糖原合成酶活性、增加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使骨骼肌细胞、心肌组织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增加,可使糖原合成酶活性增加;知母中含有的知母皂甙,能降低正常的血糖水平,对于血糖久高不下的、患有并发症的患者疗效更为显著;天花粉皂苷对降低空腹、餐后血糖都有作用,并可增加肝糖元、肌糖元合成量。这些药物协同作用,使参花消渴茶对Ⅱ型糖尿病多种症状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参花消渴茶,茶剂型,喝茶就是喝药。茶的味道,药的作用,方便携带,简单冲泡更方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资讯

更多>
  • 哪些药物有可能会引起ED

    哪些药物有可能会引起ED

    ED是生殖器勃起功能障碍的简称,它是指阴茎持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的勃起时间以完成正常的性生活,病程一般超过3个月以上。导致勃起功能障碍的因素有很多,如在性生活的时候精神过于紧张、乏力,或者夫妻感情不和导致勃起障碍,还有器质
    妙手医生
    2088 2019-10-31
  • 哪些药物可能会引起男性ED!

    哪些药物可能会引起男性ED!

    人到中年,可能会伴有一些原发疾病,但是大家可能没注意,有些药物会引起勃起功能障碍,有的属于药物本身对性机能的影响,也有的属于患者心理上的障碍。小编今天列了一下可能会导致ED的药物:1、降压药:利血平、可乐宁、心得安等。这
    医药健康
    1723 2021-07-15
  • 警惕!这些心理因素可能会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警惕!这些心理因素可能会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丁丁勃起不坚,对于许多男性来讲都是件苦恼的事情,有的小伙子在节日前夕苦苦准备许久,小酒喝了一点,气氛都造好了,结果关键时刻丁丁不给力了,始终没有办法啪啪啪,美好的夜晚只剩了沮丧。那这偶尔的一两次勃起功能障碍是怎么回事呢?
    医药健康
    1471 2021-07-30
  • 人到中年体弱多病,服用这些药物还可能会引起ED!

    人到中年体弱多病,服用这些药物还可能会引起ED!

    人到中年,身体可能会伴有一些原发疾病,通常会服用大量的治疗药物,但是男性朋友需要注意了,有些药物会引起勃起功能障碍,有的属于药物本身对性机能的影响,也有的属于患者心理上的障碍。下列是可能会导致ED的药物:1、降压药:利血
    医药健康
    1501 2021-05-20
  • 警惕!这些原因都可能引起干眼症

    警惕!这些原因都可能引起干眼症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干眼症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以前因为医疗知识普及不够,大家对干眼症认识不够,觉得眼睛干涩难受了,也不会去医院积极就诊,现如今随着眼保健知识的普及,干眼症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在眼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有
    医药健康
    1770 2019-09-06